上一页|1|
/1页

主题:客户尊严,需要客户自己维护

发表于2005-10-12
    前几日推行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小区门口摆了现场登记并安装机顶盒的摊子。晚饭后出去散步,看见人潮汹涌。虽说平日极少看电视,想想既然来到了家门口,就顺便登个记。递上身份证复印件,问:什么时候安装?一小姐答曰:今天晚上,大概要12点了。想想12点太晚,就说,周末来行不?小姐牛气冲天,啥周末,今天过了就不来了。不再来了?不再来了。闻听之下,转身就走。老子不看还不行?
    次日晚饭后再出门,摊子依旧在。经过摊位,问,不是今天不来了吗?还是那小姐,几番扭扭捏捏,居然大言不惭:为大家服务嘛。半晌无语以对。
    回过神来,不禁唏嘘。这年头,客户到底成了什么?都喊着客户是上帝的口号,既然客户成了上帝,想来赚客户钱的商人们就应该是客户的仆人,怎么就见着上帝被自己的仆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仔细想想,也就不难明白。所谓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最初本来就是来自于充分竞争的消费品市场。自古以来,就有客大欺店,店大欺客的说法。在商品极度短缺的年头,老百姓几时见到过百货公司销售员的笑脸?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商品开始过剩,激烈的市场竞争导致了商人们对客户关系的重视,进而喊出了客户就是上帝的口号。所以,今天,面对商人,哪怕你无事生非,要在鸡蛋里挑点骨头,也依然能够看见谦卑的微笑。不为别的,只因为你是上帝。
    但这并非一概通用。如前所述,商品过剩,并且市场充分竞争才是客户地位的提高的前提。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在商品过剩并不存在,甚至供不应求,或者市场竞争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客户永远成不了上帝。例如数字电视转换,本来是政府大力倡导推广的一项工作,对于承担此项工作的供应商来说,这既是贯彻政府指令,更是借助非市场因素获得企业发展推力的良好契机,理应珍惜这种机会,赢得广大客户的信任与支持。但正是因为负责此项工作的企业只此一家,非我莫属,所以在面对客户时,不但不为客户着想,反而气势凌人,牛气烘烘,大玩欺骗客户的小伎俩。
    再如房地产市场。谁都知道,房地产开发商是中国最善于喊口号的商人。客户就是上帝,这句话听起来比较虚假,因为上帝是否存在,大家心里没底。所以房地产开发商一般都喜欢说尊崇、高贵之类的字眼,听起来既舒服,也实在。既然客户是尊崇的、高贵的,想来就不应该受到愚弄。但是,事实并不如此。
    凡是有过买房经历,哪怕是在开发商那里做过登记的人们,都应该深有体会。也许你的确是尊崇高贵的人士,或者你腰缠万贯,或者你名满天下,但面对开发商,你都会深深地感受到什么叫做玩弄。而你的尊崇与高贵,不过是一种已经被人遗忘的传说。
    开发商之所以如此牛气,敢于玩客户于股掌之间,自然是因为他们深知自己所处的位置。无论如何,抛开真实的供需关系,从表象上看,我们承认,当前商品房市场的确存在供不应求,换言之,商品房是相对短缺的。既然存在这种关系,客户地位就不可能得到提高,所以,客户的尊崇与高贵就无从说起。
    现在我们不去思考商品房供不应求的深层次原因,而只是想问,我们,作为商品房需求的客户,对这种供不应求的关系,是不是也施予了推动作用?举个例子,为什么会在明知道登记购房人数超过可售房屋套数10倍以上的时候,仍然有人踊跃报名?难道仅仅是抱着侥幸心理?难道你会认为自己比前面所有的人都尊崇高贵?
    自住也罢,投资也罢,也许房子的确对你重要。或者你需要用来安身,或者你需要用来赚钱,或者你需要用来显摆,但是,尊严同样重要。那些腰缠万贯却在海滩上顶着烈日,或不吃不喝排队的购房者,牺牲尊严,不顾健康去苦苦等候,最后却换来开发商的欺骗和愚弄,不正是值得引起所有购房者反思的绝好例子吗?
    从某种程度上说,商人们的脾气都是客户给骄惯出来的。在数字电视的例子里,要是大家都不积极,没有人潮汹涌,恐怕供应商就得当龟孙子,哪里还敢说过了这个村没了这个店之类的话来唬人?同样的是,购房者理性一点,深入了解房地产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就会发现,所有关于房荒之类的舆论不过是开发商对自己心慌的注解。既然如此,还有什么理由牺牲自己的尊严,去迎合那些无耻的谎言?
    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样一个世界里,无论商人的言论多么动听,但客户的尊严要靠客户自己来维护,面对商人的欺骗和骄横,我们不妨大声地说,老子不买还不行?
发表于2005-10-12
严重同意,就人先救己!!
发表于2005-10-12


无花兄过奖。想经常来和大家交流,奈何俗务缠身呀!呵呵
发表于2005-10-12
严重同意,就人先救己!!



哈哈,对你的总结,表示严重同意!!!!!
发表于2005-10-13
俺在3万英尺的高空顶您一个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