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棒槌”——中产之魅力所在(房地产版本)

发表于2005-11-29
“棒槌”——中产之魅力所在(房地产版本)
戴欣明



序:

一日,我在一次较为私人性质的聚会上,一位靓女想让我谈谈人生。

“好大个题目哦。”我笑着说。“但是,靓女问的问题是不能不回答的。否则,引起了靓女的生气的话,可有失俺们的绅士风度啊。”

其实,这些问题在我心中也是经常缠绕着我,也每每有人问起类似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面对的。



上:中产魅力

一个人活在世上表现在三个层面上,就像一个棒槌,两头小中间鼓。而中间的部分是棒槌的重要部分,两头尖尖又是它的特点。这如同我们理想中的中产阶层一样。因为有底层人民,又有“高层”。这就组成了我们的社会。说完了,是否简单了些。其实,这只是一种形象的思维表现。

“中产是社会的基石。”我说。但是,“中产”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要加入变量才行。在不同的群体中有不同的变量。也因此有不同的“中产”阶层,乃至阶级。这样构成了社会的中产阶层,而不是某个层面的“中产”。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对“小富既安”有不同的理解。对了,“中产”还在你、我、他的心中,是种“心理”效应。

“小康”,或者说可以视为“小富既安”。有社会指标,也有经济指标。我认为最终还必须用“阶段性的胜利”来定义。我不是经济学家,所以在此我不过分的讲小康的指标。我们社会上的很多人没有达到“小康”这个水准,但是他们有一颗“小康的心”。而且,他们孜孜不倦地工作着,任劳任怨地活着。虽然有些无奈,但他们有说有笑的活着。那里还产生了才子、佳人。甚至,他们还“栋梁”着、“倾国倾城”着。你看另一些人,实实在在的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标准”,嘴里却讲我们要向“小康”努力。其实都是“小康”的爷爷辈了。不象话,还同“小女子”逗哏。

“嗨嗨,俺有一颗颗不老的心。”

“言”就算了,可不要有“行动”哦!

中产的“言行”有时非常的有意思。记得有一天,秋高气爽。我在“笔架山”顺着车道(一般不给机动车走)走路运动着。突然,我听到一声“底气”十足的女性声音:“豆豆,不准‘假笑’。再‘假笑’要掌嘴嘴。”

这是我亲眼见到的画面。年轻的母亲神采飞扬却又矜持着,步伐沉稳着却又有女性的魅力。看得出来她刚刚从“桃姿妖妖”变成了“体态圆润”的少妇,因为在人生的中途,“中产”了一下,生了个小孩。她的皮肤还有被“撑开”的痕迹,脸还光亮着。但这反而让她更加自信了。中“产”了,完成了人生的一件大事。

“还笑!”她对她的孩子说着。流露出女人的几分“英姿”。我想,她心中还一定“飒爽”着。

这位母亲的样子是个典型的“中产阶级”。我知道她的“底气”应该也来至于“中产”。她的小孩最多三到四岁。身后还跟着个保姆。小孩的笑有时我也搞不清是为了什么而笑。但是,他母亲却看出、听出那是“假笑”。“假笑”有碍“中产”脸面?不知道。我只是看到小孩立即不笑了。说不笑还不对,因为那是——嘎然而止,孩童余下的是尴尬的笑容——真正的“假笑”。稚嫩的面容凝固着,只有眼球还在轱辘、轱辘地转动着。你要是不看到他的眼睛在动,你会以为那是个怪脸面具那!其实还真像面具。

“发生了什么大事?”我想小孩可能这样想着。我快步跑开二十多步,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那一天我真的好快乐!“中产”之洞察力真是别有一番风味。咳,——累。孩童会“假笑”多好,哪天他长大成人后,到国外可能还是个“政治家”那。做母亲的因此摆脱了中产的“束缚”,“高层”了,多好!

呵呵……,好玩!



中:不要“终产”

再回头想一想。我们的“中产”又不能同发达国家的“中产”概念进行比较。我们的“中产”忒累。要实现更累。就为了一个“中产”二字,奔啊!我们的生活、工作节奏甚至比“奔驰”还快。到最后,很有可能不是“中产”了,而是“终产”!厮人已去矣——“终产”尚在!还是时尚的“尚”。



下:中产之人生意境

人生的意义其实真的是非常不同的。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活出自我那就很好了。

我们绝大多数的人就是为了一个“中产”。做上、下两头都不容易。以上是纵向比。还可以横向比一比。

从“中产”概念本身理解,你还可以有另一种思路。那就是,一头是物质、一头是精神。中间的组合也是“中产阶级”。不同的组合也是不同的中产阶级。这就是横向的一种比法。

……



“中产”,一方面要用物质来衡量,另一方面要看你怎么看待“中产”。棒槌只是个“形象比喻”而已,但是我们不能真正变成个“棒槌”。

“中产”非“终产”,我们要努力着并快乐着!

记住,一定要快乐哦!这样你会发现去“中产”的路上更有诗情画意,而非达到“中产”的那一天!甚至还有俊男、靓女陪伴!



戴欣明原创于广州

另一版本:人生意境在路上(文学版本),可在网上查询
发表于2005-11-29
以下是引用changhai_a在2005-11-29 11:24:21的发言:

“棒槌只是个“形象比喻”而已,但是我们不能真正变成个“棒槌””。但感觉还是金字塔型较好,毕竟生活在底层的LBX还是大多数。


发表于2005-11-29
以下是引用无花无酒除做田在2005-11-29 11:30:45的发言:



好久未见了!

形势还好!

戴欣明
发表于2005-11-29
个人想法:

这样你会发现去“中产”的路上更有诗情画意,而非达到“中产”的那一天!甚至还有俊男、靓女陪伴!


似乎、可能、还有……其它的什么……
发表于2005-11-29
事情太多,不亦乐乎!我还经常思念弟兄们、姐妹们!
祝愿大家天天愉快。

俺就是这样地!呵呵……

戴欣明
发表于2005-11-29
以下是引用无花无酒除做田在2005-11-29 12:05:24的发言:

常光顾~欢迎您!


俺都把这里当成家了!

非常愉快!

戴欣明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