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城市要对共享单车更“友好”

发表于2017-01-06
共享单车成为两会热点,一点也不让人意外。出门看看,一辆辆单车在大街小巷流动,随处可见,已经成为街头一景。它们为市民带来了很大便捷,也因此成为城市的“新宠”。
与此同时,共享单车面临的问题也引起了各界忧虑。其问题主要有三种,一是停车难,二是行路难,三是人为破坏等尴尬。其中,最棘手的还是行驶问题。以我来说,每天从 站骑车到报社,短短两公里,有时不得不逆行,有时要与机动车为伍,有时还要跑去跟路人争道,左右腾挪、步履维艰甚至“走投无路”,一个大写的累!
问题出在哪?说白了,行路难,难在路权分配,难在城市慢行交通系统不够完备,归根结底就是市民短期激增的需求与相对落后的城市道路供给之间的矛盾。而问题的解决,也直接指向了城市交通规划、城市管理。
对此,广州有必要打造“单车友好城市”。参照哥本哈根,自行车不仅有路权,而且还给单车出行充分的优先权;在硬件配套方面,除了专门车道,道路交叉口还有单车过街设施、专用信号灯等,政府甚至鼓励将机动车位改为自行车停车位,对单车出行提供坚实的财政保障、法规配套等。考虑到当前市民骑行需求不断提升,广州也有必要立足长远和全局,把软硬件配套建设、共享单车管理等提上议事日程,及早出手。

发表于2017-01-06
在具体操作上,可以考虑更多地借助市场之力。毫无疑问,推广单车出行,企业有更多资金,也有更大动力。因此,政府部门可以出规划、出思路,明确规则,然后更多地交给企业,由市场决定资源的配置。比如去年10月底,海珠区政府与摩拜单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相互合作,逐渐完善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城市慢行交通体系。
发表于2017-01-06
此外,值得强调的一点是尽量向大数据借力。共享单车借助GPS等技术,每一辆单车的行车轨迹都会被记录,广州每条街道、区域有多少人骑车也都一清二楚。在这基础上,可以梳理、分析哪些道路有更多的骑行需求,结合道路实际情况优先予以满足,让城市里的共享单车更智慧,也更有效率。
发表于2017-01-08

立足长远和全局,把软硬件配套建设、共享单车管理等提上议事日程,及早出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