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s珠三角制造业机器人风潮1个替10产业工人

发表于2012-11-21

珠三角制造业掀机器人风潮1个替10产业工人

你会五金冲压、焊接、注塑、喷涂、打磨或者抛光,没有3000-4000元的月薪就不愿意干,还在待价而沽或骑驴找马?可是,有企业已经“雇佣”机器人取代你了cnwjpjw.com。 

    1个机器 约可以替代10个产业工人,为了摆脱“用工荒”的阴影,规避一路高涨的用工成本,一场由机器人替代工人的风潮,正在珠三角兴起。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助力珠三角制造业轻型升级。

    不过,在机器人领域国内尚处起步阶段,关键部位的技术开发应用尚难与发达国家匹敌,稳定性也不为市场所信任,未来要“攻城略地”显得步履艰辛。

    1个机器人替代10个工人

    113日上午,笔者走进东莞钜升塑胶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的模具生产车间,一眼望去,偌大的车间只有两个工人在摆弄待加工的工件,“难道没有订单,剩余的工人休假了?”

    研发工程师刘雄飞解释说,今年73日,他们启用了一条3米长的智能化精密模具柔性制造生产线,生产线包括了1个机器人、7台数控加工 、1条轨道,机器人会从容地把一个个待加工的工件搬运、放置到加工 自动加工,工件加工完毕,它就抓起来放好。如果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要让钜升公司的7台数控加工 24小时运作,至少需要10个工人,现在只需要1个机器人就行了。

    钜升公司成立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与当地很多模具制造企业一样,直到2008年初还是一家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加工企业,人手多达3000人,启动智能生产线后,现在只有1700人左右。

    “机器人可以24小时不停工作,不像人那样偶尔会倦怠或有点小情绪。机器人加工工件可以精确到35微米,误差比头发丝还小。更让人惊喜的是,启用机器人的生产线,其产能是一般车间的3倍。”钜升公司管理者计划将智能化生产线延长至10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