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05年楼市10大代言影片

发表于2005-12-30
 
 
2005-12-29 来源:北京现代商报
  
 
有人说,现在的地产圈越来越平淡如水,越来越难以发掘新鲜的东西。事实上,经过去年第一轮宏观调控后,京城楼市逐渐趋向平稳发展。2005年的京城楼市虽然没有多少“爆炸性”的事件,但也是精彩不断。本期年终专稿中的10大代言影片或许不是什么年度大片,但也不失其闪光之处。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很能折腾的于凌罡之所以受到如此关注,都是因为大家想要有一个安乐家而已。 

自从2003年12月1日于凌罡在新浪、网易等多个知名网站的房地产论坛发帖表示,打算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组织大家集资盖楼后,对于“个人集资建房”的争议就从没有间断过。一路走到2005年,于凌罡仍在坚持着自己的“事业”。这项被SOHO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石屹认为可行性几乎为零的事业,在全国两会期间得到了政协委员的支持,甚至被写入了代表的提案中,政协委员认为这种模式是解决房价过高的一个重要对策,希望有关部门尽可能优先提供建房土地,银行放宽借款条件、简化手续,支持这一新生事物。 

虽然在今年年中,于凌罡的“个人集资建房”计划获得了万通地产的高调支持,但截至目前,这一计划仍未再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看来想要实现“咱得有个家”的理想,于凌罡尚有一段长路需要跋涉。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新房产税、营业税、闲置房征不动产税、累进制征税、高换手房征个税……这么多的税种让老百姓有点迷糊了,更重要的是,究竟征不征收至今也是个“谜”。 

3月,整个楼市似乎都与“征税”这个话题紧密相连。两会代表关于通过征税遏制房价上涨过快的提议、提案,新房产税、营业税、闲置房征不动产税、累进制征税、高换手房征个税等一个个“税名词”的出现,似乎预示着“以税治业”将成为未来房地产发展重要的管理机制之一,房地产进入“税时代”也将是近在咫尺的事。 

在这场关于房地产业“税时代”的大讨论中,支持方、反对方和保留方各有自己的道理。支持方认为,征税是采用税收杠杆调节房价的手段,可以使房价降低,更能够缩小贫富差距,促进整个社会稳定。反对方却认为,征税只是政府的“烟幕弹”,因为房价涨降根本与“税”无关,而是需要市场去调节,且一些税种不合实际也不可行。而保留方的观点则认为征税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其中也存在不少漏洞,所以究竟能起到多少作用还不一定。 

尽管有业内人士认为,“税时代”只是一个炒作的口号。但更多的还是表示在未来的三五年内,房地产业将会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房地产税体系。期待这个“谜中迷”的谜底能够更早一点揭开,让房地产行业走向更规范的发展之路。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今年是海外基金在京城楼市表现非常活跃的一年,而7月中旬人民币的突然升值使外资进入京城楼市变得更加积极。 

7月21日晚7时,人民币对美元的交易价格调整由原先的8.2761调整为8.111。虽然只是2%的小小调整,却顷刻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对于这次人民币升值,业内人士纷纷表示,这将会使外资进入北京更积极,在此信号下,海外资金将会更多地将其转化为人民币资产,以获得更大升值和获利空间。 

而今年以来,海外基金频频在京城楼市有所动作,无论是美林集团以3000万美元注资银泰中心,摩根士丹利购买富力双子座B座,还是新加坡凯德置地集团整栋购买中环世贸中心A、B两座,无不在业内引起一阵不小的轰动。而9月中旬,一场规模空前的“基金盛宴”—“中国(北京)国际不动产博览会暨2005首届国际不动产投融资交易会”也首次在北京拉开帷幕,会上来自世界各地的上百家基金汇聚一堂,共同展望中国地产基金的将来。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能让京城楼市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单凭这一点,星河湾就已经成功演绎了什么是“地产神话”。 

今年初夏,因为有了北京星河湾,京城楼市提前火热了起来。星河湾从正式亮相那一刻起,就已经成为一种现象,一个地产神话,而不再单单仅是一个项目。业内外对于星河湾的关注大大超过了人们的想象,既便在最初的“热浪”过后,对于星河湾的质疑同样也是不绝于耳,却丝毫不影响星河湾在京城楼市的“超级明星”地位。 

而有了星河湾的朝阳北路,所有的项目都在这一年过得“比蜜还甜”,个个是眉飞色舞。星河湾让业内大跌眼镜的高价,把朝阳北路的整体价位往上不知拉了多少个台阶,原本7000元/平方米的高价项目一夕间就成了高性价比的中价项目;五六千元/平方米的中价项目,则成了抢手的低价项目。而几乎所有的项目都不再着急宣传自己,纷纷在星河湾铺天盖地宣传的同时,闷声发着大财。星河湾的光环究竟可以亮多久,业内不得而知。但这个神话的诞生已经不容置疑。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不是最后的强者,华润又怎么能在“白热化”的夺地大战中胜出呢? 

8月,华润、顺驰、富力等在内的55家房地产企业在京城土地市场再次上演了一场精彩的大戏。在清河毛纺厂地块的公开角逐中,华润置地以25.65亿元的价格“打败”了所有竞争者,将清河地块收入囊中。 

华润的胜出无疑是这场争夺战中最大的黑马,因为此前有媒体预计,这一次的新标王将是在拿地大户富力与顺驰之间产生,甚至与首钢合作的顺驰还准备好了新闻发布会。而在拍地后的第二天,华润便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已经对清河项目进行了超过3个月的考察分析,而经过对项目的价格预算,25.65亿元是在接受范围之内的。 

清河地块的天价拍出,可以说是去年“8·31大限”后,京城土地市场最为“刺激”的事。土地供应的紧张迫使不少开发商不得不调整拿地政策,并不惜以高价换得土地。明年土地供应预计会继续吃紧,相信未来的土地市场也不乏“黑马”的出现。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强强联合,打造京城地产“巨无霸”。
 
从去年就已在业界传得沸沸扬扬的关于北京两大国资房企—北京天鸿集团与北京城市开发集团(城开集团)重组的消息终于在今年12月有了一个“了断”。随着北京首都开发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开集团)的挂牌成立,两大集团顺利完成了正式合并的所有工作。 

据了解,合并后的首开集团,注册资本金为10亿元,总资产500亿元,年竣工面积将超过200万平方米,年经营收入预计近100亿元。如此规模无疑是当前北京房地产界的“巨无霸”。 

由于两大企业都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史,其独特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方面也已发展成熟。因此,业内人士认为,重组后的企业无法避免地将会面临诸多问题,并经历一个磨合期。而且房地产的“战国时代”也已经不再,首开集团想要称霸京城楼市也并非易事。看来,首开集团的成立也仅仅是迈开了“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业内将拭目以待。
发表于2005-12-30
代言理由:80多个论坛、400多个奖项,一成不变的模式。这样的住交会想“逃”也难啊。 

今年最热闹的这场地产大戏最终结果却是换来了业内的一片“声讨”。已经不能再多的论坛和奖项,让住交会效果大打折扣。2000元一张的门票也被黄牛党炒到500元一张,偌大的展馆人丁稀少。住交会“誓将‘自娱自乐’进行到底”的精神依然没有减弱,然而经历了今年宏观调控的各地楼市,却已经开始不再需要这样“花哨”的东西。虽然住交会的总导演单大伟,并不介意媒体将这届的住交会称为“变酸的奥斯卡“,但住交会的困顿已经显而易见。
发表于2005-12-30
这两天外出了,昨天刚回来。这不,猛发帖子。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