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我的买房经历(转载)

发表于2006-02-20
                                      

   现在很多同事都在买房买车,我也刚刚走过这个阶段,就把买房买车的过程经历。酸甜苦辣,一并公开与大家分享。如果有人与我的经历类似,那末我们就是知音了,如果您是即将跨入这个行列的人,请牢记我的经验教训并参考执行,仅希望通过我的个人故事为您的理性消费提供一个建议。
发表于2006-02-20
我是2000年的中期开始考虑买房。本来我觉得房子距离太遥远,手里没有存几个钱,但是很偶然的一次,我和一个同学打电话,他买了房子,我很奇怪,也很佩服,才比我早一年参加工作,除了自己开销,四年的时间,还包括一年的实习期,居然能攒出10万的首付来。所幸我们还是很知己的朋友,还能袒露自己窘境的朋友。他自己有2万多一点,姐姐支援2万多一点,半借半送,反正不着急还,父亲支援3万元,他夫人婚前的万元左右的私房钱,又稍微借了一点,分析一下他的现状,我发现其实我也具备了买房的条件。于是开始了下一个阶段——寻找房源。
发表于2006-02-20
在买房之前,我还算理性,为自己规划了一下未来,设定几个关键条件属于必须满足的,否则只能一票否决。第一是房子不能小于80平米,那时我女儿刚出生,母亲跟着带小孩,三个大人加个孩子至少两居,否则不够住;第二是房子必须交通便利,尤其是公共交通,上班方便,要不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第三房子的首付不能超过7万元,加上各种契税、简单装修9万多元打住,这点款我还能筹得齐,并且借的这部分都是不着急还的;第四是每个月的还贷不能超过1800元,我核算了一下自己的就业能力,最坏的基本情况能保证税后3000元的收入,这样还完贷还有1200元的开销,能保证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如果薪水能好一点,如果我太太把孩子养大一点再上班的话,应该就能缓过来了。第五就是必须现房,我必须马上住进去,现实的需要。基于此,非常简单的选择了北京城西的一个楼盘。过去五年了,虽然屡屡被太太埋怨选择的户型不好,但我不悔,理性的抉择压抑了对美好愿望的追求冲动,保证了家庭现金流没有崩盘,勉强维持熬到今天。后来我看了一篇美国人写的文章,谈到每月固定还贷(房贷、车贷合在一起)的金额不能超过家庭基本年税后纯收入的1/3,如果超出就会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和不可抗拒的巨大资金风险。我的运气很好,在最艰苦的时候,在51%用于还贷的艰苦岁月里,我没有遇到各种可能的意外,如下岗、裁员、减薪、社会灾难、家庭成员的大疾病等等,事后思之,假如生活可以重来,我一定不会如此消费。我只能用一个现象来说明那两年的压力和心情,就是2002年我太太考公务员上班后的前三个月,我们把过去省吃俭用的积蓄和这三个月的所有收入全部花掉,生活终于露出了曙光,虽然那种感觉很爽,但是两年的压力,随时战战兢兢的生活着,痛苦还在其次,风险一旦发生,我不知道如何应对。

把我周围的两个朋友的例子讲给大家听,Y先生,我的同学,月供2800,月入5000-6000元,房子刚装修完住进去,手上所剩无几,每月净开支4000元,公司调整策略裁员,坐吃山空的3个月,为了生存,东奔西走再次择业,总算解决了。也许您觉得结局还算美满,但过程中的多人相助,自己家庭的煎熬无以言表。在买房初期,曾经把风险讲给他听,他没听进去。就因这一次,现在我的很多意见他都听进去了。
发表于2006-02-20
另一个原来我在通信领域的生意伙伴,夫妻分别是一外资企业驻华分公司的行政部副经理和市场部副经理,9.11后,各大外企纷纷裁员的时候夫妻双双下岗,月供6000元,后来再找工作,4000多的岗位都不敢去,为何?都不够日常开销的,还好他们有位开公司的姐姐,筹措了几十万一次性帮他们付清渡过了难关。

这里我没有用极端悲惨结局的例子来说明非理性消费的危害,是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恐惧而什莫都不敢做。
发表于2006-02-20
另一个原来我在通信领域的生意伙伴,夫妻分别是一外资企业驻华分公司的行政部副经理和市场部副经理,9.11后,各大外企纷纷裁员的时候夫妻双双下岗,月供6000元,后来再找工作,4000多的岗位都不敢去,为何?都不够日常开销的,还好他们有位开公司的姐姐,筹措了几十万一次性帮他们付清渡过了难关。

这里我没有用极端悲惨结局的例子来说明非理性消费的危害,是不希望因此引起大家的恐惧而什莫都不敢做。
发表于2006-02-20
在买房买车这件事上,有以下的经验教训提供给大家,希望能唤醒处在此阶段的人,在现实的风险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之间,妥善抉择。

1买房的首付款不要把能借的人全借到,避免万一有临时突发问题,还有备份的财源保你渡过难关。“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发表于2006-02-20
2还贷金额不能超过家庭常规年收入(注意是常规年收入,不是较好情况下的收入,是税后收入,不是税前)的1/3,当然也不必低于1/6,太保守会让你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银行贷款的效用。
发表于2006-02-20
3如果年纪轻轻时就买房,首付的部分父母能出一点也不必太内疚,子女的幸福也是他们自己的幸福,这不丢人。但要在你经济好转时归还或好好补偿老人家。
发表于2006-02-20
4买房不要片面追求高档社区,一个还未达到高档次消费水平的穷人住在富人堆里,你会发现每月的薪水是那样可怜,长此以往会产生自卑心理,或者导致心理浮躁,使自己的职业发展不能稳步前进。
发表于2006-02-20
5面子是缺乏自信的人聊以遮掩自卑的面纱,要能说服自己以平和的心态消费和生活,“鸭子浮水,冷暖自知”,莫泊桑先生的《项链》小说中很好的诠释了虚荣的代价。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