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005北京金融街区域市场分析

发表于2006-02-20
2005北京金融街区域市场分析

一、金融街地区概述 
 
  
           北京金融街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元代起就被称为“金城坊”,而明、清两代的金城坊,更是遍布金坊、银号,商贾富豪和皇亲国戚大发其财,成为北京金融业最初的萌芽。到了清末,户部银行就设于此,不久改为大清银行。民国元年,又改为中国银行。其后大陆、金城、中国实业各银行,均先后设立于此。悠久的历史渊源,强烈的金融文化背景效应对国内外众多投资商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1993年,国务院批复了北京市的城市总体规划,其中提出要在西二环路东侧,建设一个集中国家银行总行、金融机构总部为主的建筑组群,确定了北京金融街的位置与基本功能。金融街规划用地位于西二环东侧,南起复兴门内大街,北至阜成门内大街,西自西二环路,东临太平桥大街,南北长约1700米,东西宽约600米,规划用地103公顷,总建筑规模300多万平方米。
金融街地区四面临城市干道,区域内,东、西向的武定侯街、广宁伯街,将金融街从南向北划分为南区、中区和北区三部分。而中区是金融街规划、开发的重点。此区域定位是建设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的金融管理中心。中国加入世贸以后,按照国际金融机构对办公场所的需求,中区规划进行了重新调整。中区建筑的总规模在120万平方米左右,包括智能化写字楼、五星级酒店和高档公寓以及配套的健身、娱乐设施等。
 
二、金融街地区房地产市场分析
(一)写字楼
1、市场供应
(1)     现有供应状况
金融街的写字楼曾出现过一个供应断档期。早期只有企业大厦、百盛写字楼、平安大厦、投资广场等少数几个项目。由于供应偏少,而需求市场又比较旺盛,消化量较大,此外还有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大厦这样多为自用的写字楼。因此,至2000年金融街地区只剩国际企业大厦、通泰大厦还有少量现房,基本处于无房可供的局面。2001至2002年以后,市场供应才开始逐步脱离断档期。2003年,国际金融中心和富凯大厦也已投入使用。尽管如此,金融街目前的供应量也并不大。 
 
金融街目前建成的项目有: 
C1——中国建设银行总行办公室
C2——平安大厦
C4——投资广场
C5——中国电信指挥中心、亚洲金融大厦
C6——通泰大厦
C7——国企大厦
C8——百盛大厦二期
D3——百盛大厦
A6——国际金融中心
G1——华实大厦
B5——富凯大厦 
 
(1)     潜在供应
在未来两年左右,金融街核心区将为市场提供近100万平方米的写字楼,区域整体的新增供应量将达到150万。
目前金融街仍有项目在建设中,它们是:
A7——英蓝国际大厦
B4——金融街A座
B6——中政大厦(网通大厦)
G2A——金泽大厦
G7——盈创大厦
F5——金殿大厦 
 
 
还有一些已经完成拆迁,拟建项目有:
A3——金亚光大厦
A4——新盛大厦
B1-3——鑫茂大厦
华荣公寓写字楼 
 


 很多表格,图片显示不出来,需要完整版欢迎交流:QQ69031789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