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电影终究是属于穷人的

发表于2011-09-28

昨天下午,去电影院看了《岁月神偷》,

哭得不能停止,一直在电影院内抹眼泪,手头只有脖子上的薄棉围巾,

正好做了手帕用,出了电影院还觉得头晕晕沉沉的,哭得太多。

好久没看过这么感人的电影了,那些细节的铺排,那种人情的亲厚,

那种贫贱家庭中感人的温暖,正因为稀少所以更催泪,

加上吴君如和任达华都已经人过中年,人生阅历和积淀都够了,

演出来不动声色,游刃有余,使人信服和感怀。

到了今天,细细的想了想这部电影,感触又不同了。

我比较喜欢电影的前半部,有笑有泪,有声有色,

电影的后半部主要是写哥哥的病痛和死亡,

渐渐从一个群体性记忆转化为个体性记忆,

编剧和导演罗启锐难以抑制对亲身经历的往事追忆,

叙事显得冗长,缺少节制,煽情过度。

尤其是对哥哥死亡一节的描写,杯中吐血,黄玫瑰染红,手法显得老套了。

于是电影的格局便显得小了。

如果电影的下半部,时间的跨越更长,社会的阶层更广,

多几条线索,多写几个小人物,或者多写一组家庭的悲欢,

将格局再变得大一些,气魄大一些,滋味多一些,多一些分析隐在其后,

我相信这部电影应该会更好看。

调子呢,我觉得还是始终有泪有笑比较好,胜过一味的伤痛。

看到很多人说,这部电影是香港电影的回归,我想说,

不仅仅是香港电影的回归,其实是电影的回归。

电影是属于穷人的。

现在电影不好看了,就是因为社会主流价值观向中产阶级倾斜,

不再写穷人的故事,穷人的悲欢,所以,电影就不生动了。

这几年,香港电影开始有意识的回归,重新开始写小人物的故事,

于是电影好看起来,活泛起来,重新焕发出了光彩。

电影,终究是属于穷人的。

发表于2011-09-29
发表于2011-09-29
发表于2011-09-29
发表于2011-09-29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