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最有效自救手法 现在是公布房价成本最好时机

发表于2008-08-04
 近日,北京南三环附近楼盘东亚三环推出了“无理由退房”的售房措施,引起业界广泛关注(见本刊2008年第24期《东亚三环高调推出“无理由退房”》)。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东亚三环营销副总监方强反复强调“信心”二字,“从去年出现房地产市场‘拐点论’以来,开发商对市场失去了信心,买房人对市场失去了信心……我们这个‘无理由退房’,体现了开发商对市场和对产品的信心。”

而如今,“无理由退房”模式已经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被效仿复制。据媒体报道,目前至少已有包括长沙、合肥、潍坊等六家外埠开发商也相继推出了“无理由退房”的措施,另有不少开发商也表示不排除跟进的可能。

此外,7月中旬,郑州的一家开发商还推出了“先让利(让利10%)、再保本回购(三年后可将房产以购价118%的价格返售开发商)”的售房措施,更是在业界激起轩然大波。开发商称,这是降低购房风险,提升市场信心的营销手段。河南省房地产业商会秘书长赵进京对此评价说,由于银根紧缩,现在开发商缺钱,购房者观望情绪严重,需要“刺激”。

在记者与多方地产人士交流时了解到,很多开发商认为,目前重树市场信心和行业信心是让房地产市场重新回暖的重要因素。

著名业界评论家牛刀不这么认为,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开发商现在最有效的自救手段就是公布成本和利润,按照比较合理的价格出售产品,国外已经有成功的案例,为什么中国的开发商不敢这么去做?”

 

发表于2008-08-04
 据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提供的数据显示,从今年1—6月份,除去2月份春节,1月份北京房屋成交量为6000多套,2月份2700多套,3月份600多套,4月份5400多套,5月份9400多套,6月份8500多套。5月份、6月份同期相比有所下降,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观望情绪比较严重。而不只是老百姓在观望,实际上开发商也在观望。老百姓观望的是房价是否还要下降?而记者在与一些开发商的采访中得知,很多开发商也在观望,他们观望其实并不是现在的销售,更多的观望是不是去拿地,由于受货币紧缩政策的影响,手里面有没有足够的资金拿地,有没有进一步发展的可能。除了北京之外其他的城市要不要拓展。

牛刀给《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分析,“现在政府正在小心翼翼地准备刺破房地产的泡沫,但是任何一个泡沫的破灭后期都要经过一定的衰退期。从2006年的90、70新政,到土地开发商两年没开发政府收回,到8次提高银行存款储备金几率,到几次加息,到去年9月27日买第二套房首付提高,到现在政府现在做的保障性住房,每一条政策对房价都是一个致命的打击。但是政府在这方面处理的比较柔,温水煮青蛙。房价不会狂跌下去,只能是慢慢的回落。聪明的开发商如果看清楚这一点,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把成本公布出来,把利润也公布出来,按照比较合理的价格出售。”

发表于2008-08-04
 
发表于2008-08-04
 
发表于2008-08-04
 
发表于2008-08-05
 
发表于2008-08-05
 
发表于2008-08-05
 
发表于2008-08-05
 
发表于2008-08-05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