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我替老任说两句

发表于2007-03-01
潘、时之争,潘被爆损得只能祈祷宁静,时则得意的乘势发起不买房运动的号令,而让潘咸鱼翻身,任不满意平手的结果,于是拿出看家的数据,说是“替小潘说两句”,实是对时大骂出嘴数千言,时看来又是个骂不死的倔头,潘、时之争顷刻就演变成了任、时之争,潘则在一旁笑吟吟地舔起“仁慈的舌头”。现在任仗有曾副总理的口实,占据上风,而时似乎并没有完全听懂任的话,所以我想再替任说时两句,免得他再扑腾。但,就说两句。
第一句:任说“我知道时寒冰的数据是个外行人的数据。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数据,” 这是经验之谈,数据是死的,嘴巴是活的。驳时文中说“按建设部的面积统计方式公布的住房私有化率高达81.6%。按统计局按户计算的住房私有化率高达85.8%,政府提供的公房出租占11.4%,两者合计高达97.2%。城镇中的真正无房户所占的比例比全球任何一个发达国家都低。”在《隔山买老牛》里说“ 美国只有3亿的人口,确有1.267亿套成套住房。中国的城镇有近6亿人口,但却只居住在1.29亿套住房中。不说住房的质量与面积大小,仅从拥有住房存量的套数看,就相差极大。”这就是内行人活用数据的方法,仅用数据就可以使中国城镇的居住状况看上去比美国忽好忽坏,这是因为任对各种数据都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所以外行的时和《上海证券报》要歪曲事实,需多向内行学习学习,别死盯着数据。
第二句:任说“时先生提出的一年不买房不是什么新创举,而是在步他人的后尘。”这确实是肺腑之言,这个“他人”就是他本人。去年7月任就说过“开发商不是傻瓜,如果房价会下降,那就不盖了”,“如果大家都不盖,房价也就上去了”。任的“都不盖”和时的“都不买”的荒诞性在经济学上原理是一样的:“都不”所期待的结果正是大家都想要的,则人人都要背叛“都不”的默契,所以“都不”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臆淫。我猜任在告戒时不要步其“后尘”时,应该是老泪纵横才对,时可不能辜负了任以亲身教训的经验传授。
发表于2007-03-01
发表于2007-03-01
至于别有用心的问题,我只能怎么说:我的业余爱好是斗蛐蛐儿。
发表于2007-03-01
时先生的愿望是好的,可没用.整个文章感情成份太多,能说服人的太少.应该说时的文章是故意在迎合一些人的幻想,为自已挣个好名声,炒作自已.难道说时先生就真正不知道房价高的原因吗?一:政府出让土地和开发税收及交易费用占整个房价60%-70%.二:没有建立真正有效的廉租房制度.三:土地供应量不足(应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机制).以时先生的学问水平应是心知肚明的,时先生的这种做法和演艺界的三流明星可比高低了.
发表于2007-03-02
时先生是在炒作自已,以他的知识水平还会不知道房价真正高的原因吗?时只是为了炒作,故意去迎合一些人的幻想,挣个度.时的文章充满感情用事,缺少理智.现在房价高真正因素是政府.一:降低房产开发,交易的税及费用.二:建立真正有效的廉租房制度.三:增大土地供应(大力增加农民的土地征用补偿和安置费用)平衡房产市场供需.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