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24小时热水”深陷恶性循环

发表于2007-11-14
“不论何时回到家,只要轻轻摁一下热水开关,24小时热水随时待命。”这样的生活已经成为时下楼市最耳熟能详的营销说词,提供24小时热水一时间也成为众多高端项目追求的品质配套。然而,在温馨宣传、贴心服务的背后,却是“24小时热水”使用现状的极大落差——几乎所有的提供24小时热水配套的项目在入住后都出现了相关纠纷,而因种种原因停供24小时热水引发的业主与开发商纠纷更屡见不鲜。是什么让“24小时热水”这样的好事变成了众矢之的?对于京城楼市,“24小时热水”究竟是超前享受的生活,还是随时、随心的负担?

各方兑现承诺难亮点很快变缺点
近段时间,京城楼市接连传出“24小时热水纠纷”。位于东四环的首创A-Z TOWN小区一期入住后不久便出现停供热水、业主无水洗澡的问题;正在因更换物业管理公司与开发商维权的炫特区也存在24小时热水无法供应的情况;而翠湖别墅的业主更是被原本8元/吨突然提升至172元/吨的热水价吓倒。
据了解,为了解决热水供应问题,首创A-Z TOWN业主从今年“五一”起开始接受使用热水器,炫特区的热水问题还在因为开发商不同意将“24小时热水”作为新物业投标前提条件而处在无法解决的矛盾中;翠湖别墅的业主也是继续陷入“用不起”热水的尴尬中。
面对购房时确认的“24小时热水”在入住后化成了泡影,绝大多数的业主都表示出了极大的不理解,记者在首创A-Z TOWN的业主论坛上看到,一位网名为拿双的业主直言不讳地表示,当初就是考虑到有24小时热水供应才选择这个项目的。事实上,这恐怕也是绝大多数居住或购买了提供24小时热水配套社区的业主们的共同心声。
毫无疑问,24小时热水这样的配套服务使购房者不断追求生活品质的需求得到满足,而开发商在希望为业主提供更高档次生活享受的愿望下,也将24小时热水在售楼时作为一大亮点介绍。因此,当住户入住后,现实与理想无法达成一致时,原先的亮点也就随之变成了缺点,导致纠纷和维权事件的发生。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一半以上的提供24小时热水的项目最终走向了“停供”的结局。少数坚持下来的社区基本上都是需要业主担负昂贵的使用成本,而物业公司以及热力供应公司也同样需要背负极高的成本亏损。
恶性循环普遍停供屡见不鲜
究竟是什么让“24小时热水”说起来容易,兑现难呢?据记者了解,目前导致24小时热水兑现难的原因主要存在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主要是业主使用不积极,导致使用成本居高不下,最终供热单位无力承担亏损而停供;第二种情况则是开发商在建设项目时热力管网设计不合理,导致入住后热水供应出现问题而停供。
在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上,第二种情况似乎要比第一种情况容易很多。像首创A-Z TOWN目前出现的热水停供就属于第二种情况,由于小区的热水供应是通过市政蒸气采暖管网提供,这样的设计使得管网如果在非供暖季使用便存在积气安全隐患的问题,所以导致只有在冬季采暖时才能保障热水供应。而这个问题只需要开发商花上一笔费用,对热水供应管线进行改造,直接接到主水管线就可以解决。
但从目前来看,出现第一种情况的项目是最为普遍的。据调查发现,像翠湖别墅这样24小时热水高达172元/吨的情况实属罕见。目前这种24小时热水每吨的价格普遍在18-25元之间,也有部分高档社区达到了40-50元/吨。而这样的定价也并非是稳定不变的,多数会随着成本的变化而升减。记者在入住不久的远洋·自然了解到,根据热力公司的预算,小区的热水单价已经由使用前预订的10余元/吨提升到了试运行阶段的20余元/吨。造成单价提升的原因,除了天然气价格上涨而带来的成本增加外,入住后运行热水系统所产生的实际使用成本的提升也是关键。
业内人士表示,24小时热水在入住后产生的实际使用成本往往高于购房时业主的预期,导致业主无力承受而拒绝使用的情况。使用率低势必又会增大运行成本,从而形成“越贵越不用,越不用越贵”的恶性循环,最终导致物业公司及热水供应单位因无力承担高额亏损而被迫停供热水。
开发商亏损供应购房者需理性选择
在采访中,远洋·自然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远洋·自然从7月开始进行热水试运行,由于实际使用热水的住户未达到总体入住率的70%,因此在现阶段供应热水的运行成本非常高。以目前向住户收取的费用来算,每吨热水预计的亏损金额仍是惊人的,可能达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而像远洋·自然这样亏损供应热水的项目几乎成为业内普遍现象。如位于北二环附近的一个3万平方米的项目,热水供应运行成本已经达到49元/吨。面对记者提出的“既然亏损这么多,为什么还会供应”的问题,远洋·自然相关负责人表示,所有亏损的项目或是由开发商进行补贴,或是供热单位通过供暖费补贴,远洋·自然目前试运行阶段的亏损费用就是由开发商承担的。事实上,这样的办法似乎也只是能解燃眉之急,而并非长远之计。远洋·自然相关负责人也坦承,在试运行一段时间后,开发商很难再继续补贴下去,届时会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进行相应调整。
一方面是业主高呼收费高,另一方面又是开发商、物业公司及热力公司三方亏损运行。造成这样矛盾的原因何在?对此,熟悉热水供应运行的业内人士向记者道出了其中原委。
目前来看,实现24小时热水供应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市政管网供水,二是小区自建锅炉房供水,三是通过联片供暖供水。这三种方式中以市政管网供水最易实行,收取的使用费也是相对最便宜且最稳定的。据了解,目前只要是市政热力集团收取的热水费都统一为20元/吨,而其成本价则在15元/吨左右。而自建锅炉房供水与联片供暖供水都受到业主使用率的影响,也是最容易出现“越贵越不用,越不用越贵”恶性循环的。
相比之下,自建锅炉供水的方式浮动性更大一些。如热水单价由8元/吨提到172元/吨的翠湖别墅,为了兑现24小时供热水的承诺,使小区自建锅炉房在仅有1/4住户使用的情况下仍须昼夜运转,造成能源浪费成本升高,最终出现了天价热水。
业内人士认为,目前,京城楼市运行24小时热水的条件并不成熟,更不适合个个项目都配套。同时,住户除了要支付昂贵的使用费外,由于每年都必须花数周时间对供水管网及设备进行检修,而检修往往都是在夏天进行,住户必须自行考虑在此期间的替代方案,从使用上来说也并非想象的便捷。对于现有的24小时供水项目,如果运行成本始终居高不下而业主又不肯就这个高价买单的话,开发商或供热单位只有一个选择——停供。如何摆脱两难的局面?业内人士认为,住户应该理性对待,可以尝试采用太阳能或安装电热水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热水使用问题,从长远来看,这是最经济也是最环保的选择。
发表于2007-11-14
发表于2007-11-14
发表于2007-12-04
24小时中水吧
发表于2007-12-04
发表于2007-12-06
我想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你们是一期的业主,不好二期还怎么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