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无房无业“无根”的80后

发表于2010-03-22
这是一个人人都在强调“幸福感”的时代。当中国经济从“杀出一条血路”到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中国人开始追求“和谐”和“幸福”了。“‘心安何处’叩问温饱之后的中国人,嗡然震颤每个渴望幸福的灵魂。”——这句子出自最近一期《南风窗》中《中国人,心安何处》专题的策划人语,读来让人万分感慨。
  上周,北京“地王”闹得正厉害的时候,在北京工作的弟弟打来电话说,他换房子的打算又成泡影了。2006年北京房价还没有疯涨之前,他在北五环外买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他一直计划着能买一套两室的房子,这样有了小孩之后家里就能捣腾开了。“地王”又来了,北五环外的房子都过万了,他换房子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
  我安慰他说,换不成房子也没关系啊,好歹你还有一套自己的小房子呢。将来有了孩子住不开的话可以租住廉租房啊,国家不也正在加大廉租房的建设力度嘛?他说,我们能有资格租住廉租房吗,又没有北京户口,没北京户口很多“福利”想都别想。
发表于2010-03-22
2003年大学毕业后,他把户口落在了石家庄。三流院校毕业的他在石家庄没有找到工作,只好去北京寻找机会。几番折腾,运气加实力现在竟然“混”到了一家外企,工资尚可。到外企前,他工资很低不敢要孩子;现在工资高了虽然有了养孩子的能力,但他还是一点安全感都没有,他担心万一哪天被炒鱿鱼了再找不到这份好工作,收入不足以养活孩子和支撑一个家。
  没有“安全感”不仅仅和房子、工作、孩子有关。很多时候,他还会感慨,他都不知道自己是哪里人。虽然在北京工作,但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北京人,他也不知道自己是否被北京接纳了;户口在石家庄,可除了户口,他和石家庄这座城市一点关系都没有;故乡更不属于他,从离开家乡上大学那天起,故乡就离他越来越远了。
发表于2010-03-22
老弟出生于1981年,虽然是80后,但我完全能够感觉出来他已经不再是刚出大学时意气风发的小伙子了。他已经开始为未来担忧,年龄的增长,阅历的磨练,他的焦虑感开始与日俱增。他没有抱怨自己没有北京户口,他也知道“北上广”这样的大都市不可能为所有外来青年解决户口;但他也不后悔自己“闯”北京,如果当年不到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里,他很难寻找到工作机会。在他看来,大城市的“限制”没有错,他自己的选择也没有错,都没错,可他就是不清楚自己为何没有幸福感,为何会感慨自己沦落成了一个“无根”的人?他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才会有归宿感。
  或许是媒体人的职业特性使然,我习惯于把他的个人境遇放在更宽阔的社会背景下来观察。这是他一个人的生活境遇,但这也是一类人的部分人生写照,甚至可以说这是很大一部分80后的人生剪影。
发表于2010-03-22

很长但是道出了太多人的心声。

我看完以后,突然无言了。

因为我不知道该做何样的评价。

发表于2010-03-25

80后。我也是其中的一员。

我现在已经有自己的房子了,虽然很小的一个一居,不过已经算是在北京落户了。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