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外地“富二代”压制买房置业常犯的几种通病

发表于2013-09-04

我 现在终于领略到了什么叫外地富二代,北京现在的房价,四环内均价5、6万每平米,对于一个普通北漂来说,贵不贵?答案是肯定的,但对于我这样的同事来 说,5万一平米贵吗?一点也不贵,500万的一套房,对人家家庭来说,就如500块的一件衣服一样,轻描淡写之间拿下我看不出人家觉得有任何压力。

现 在北漂成了两个极端,一方面是几十个北漂群租在一套90平的公寓内,另一种景象却是许多北漂独自花四、五、六、七、八千的月租租高档公寓,而她们这种消费 租房的底气,并不是因为她们在北京月薪多高,年薪多么丰厚,而是因为她们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富一代的爹和妈,这样的你让我们怎么比!!!

1、以人均收入来分析房价泡沫程度的。


对 普通收入者来说,一般情况下,房价历来超出其购买承受力甚多,因此由人均收入推导出房价存在泡沫的观点很有群众市场,是破裂党、 党、崩盘党、腰斩党的 主要理论利器。如果说,房价是有效需求群体购买力竞争的结果,够不到门槛的群体,只是看客而已,用通俗的话来阐述,“房子不是卖给穷人的”,这话让人情何 以堪,但又有多少人买“合理价位房”的梦想却在现实中破碎。

2、以价值决定价格来分析房价高低的。
从 建筑成本、楼面价、开发成本等分析出房价的技术派,颇受尊宠,但往往却经受不住时间考验。供需关系决定价格的观点一般不受待见,即便偶尔被承认,更多的是 坚持供过于求之论点,伴随对 客的讨伐。总之,卖方太黑心,不买冤价房,这是不买房运动的主要动力源泉,但现实中,其成员难逃“囚徒困境”的宿命 ----购买力达到门槛的刚需离弃组织是主要原因。

3、忽略土地相对稀缺性来分析房价的。
承载房子的土地,其稀缺性是决定房价及趋势的主要因素,这一般被认为是狗屁观点。主流观点认为,房子只是一堆钢筋混凝土砌出来的骨灰盒,高房价是炒起来的。


4、忽略自住房性能价值来分析需求刚性程度的。
普遍地,自住房的居住功能(出租房即可提供)被着重强调,而自住房能提供婚育便利、更好的生活品质、成就感等性能,被漠视或否定,不买房的种种依据由此可以罗列一堆。但是,现实中,有很多人在出租房里,因为买不起房子而怒气冲天,点解?

5、买/卖房钱用于炒股、买外币的。
尽管论坛里股神颇多(基本上不贴实盘),不过,相比楼市、 市场,中国股市里常常是哀嚎遍野。
看衰中国经济的人士,出于财产避难目的,倾向于购买外币,但这些年背时得很。

6、采取对抗式博弈方式的
和开发商、银行、中介硬扛,就是不给他们占 ,站在买方的角度来说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现实中,对不愿让利的买方,卖方显然也不乐意提供共赢的机会。
即 使适度啃老,也一向被从道德上鄙视得无地自容。然现实中却往往是另外一种局面,孝子父母的积蓄在通胀过程中被理财得当的人给洗劫了,其中可能还包括憎恨的 客、啃老按揭族,肥水流入了“恶人”田啊,父母为子女老买不上房而操心,也不见得把孝顺给做好了。啃老买房的,结婚买房生子流程比较圆满,生活难了 点,可能父母反而比较安心,也不见得没尽好孝道。

7、将买房希望寄托于集团或首脑身上
指望小宝、小强顾及民生来打压房价?让我想起封建时代,愚民遇到冤屈要么盼青天老爷来主持公道,要么盼剑侠来拯救。退一步讲,如果把命运交给别人主宰,那不意味着别人想怎么玩你就怎么玩你?

8、将买房希望寄托于持有房产吐血甩卖
房价一有降的苗头,开发商、 、房奴等就扛不住要跳楼贱卖房了?
他们难道不会采取策略降低供给,明知要赔钱还使加量?
他们难道就那么脆弱,随便一折腾就顶不住玩完?
他们难道就那么不熟悉行业规则,没有经验,傻不拉叽的等着挨宰?
小心看跳楼大戏不成,反坐翻了板凳,细佬。

9、将买房希望寄托于经济危机、战争、地震、恐怖活动的
经济危机来的时候,人类会不会束手无策,眼巴巴地望着经济一夜之间回到原始社会?
战争、地震、恐怖活动来的时候,是保小命要紧还是抄底要紧?

10、盲目照搬别国经验来分析楼市趋势的
谁也不能证明,日本、香港、海南楼市萧条史,在地球上每个国家或地区都复制一遍。

11、以股市模式来分析楼市趋势的
楼市会不会像股市一样,今天涨停明天跌停?
楼市是否能像股市一样,快进快出, 地买卖?
实践证明,在低点买上房的,不是专业的,就是瞎蒙的。

12、忽略通胀分析房价、房租趋势的
“涨吧涨吧,有本事涨到10万/平”,通货膨胀,让这种泄愤的话成为现实。通胀让以全款买房为目标的郁闷无比,也让提前还贷的懊恼不已。
不考虑通胀计算租售比,已经成为笑柄。

13、不能从宏观上把握楼市发展阶段的
楼市发展初级阶段,其实很短暂,也不过10来年。
眼睛一睁,开发商在三环卖楼;
眼睛一闭,开发商在五环卖楼;
眼睛一睁一闭,开发商到卫星城市卖楼了;
哎呀,咋一下 没地了,偶尔开一个新盘价格老高了,还得靠关系靠运气去抢。
买得起就尽快买,这个建议在过去十年是被骂房托的重要依据。但是,血淋淋的事实证明,在此阶段,地段比波段重要得多。

14、被无房人士忽悠
在论坛上,预测房市的大仙相当多,其中很大一部分恐怕连售楼处的门槛都没踏过,但这并不影响他对楼市掌控的自信,也不影响信徒的狂热。等到验证时间到了,弃楼逃跑也还好,有的牛B大仙,对前来诉苦的受害者冷冷地说“都成年人了,自己不会做主啊?我让你去吃屎也你也吃?”。

没买过房子人士提供的建议,值得毫无犹豫地去相信,去实施?

发表于2013-09-04

其实你的觉得了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的建筑材料也就是那个样子的一点也是没出奇的地方

发表于2013-09-04

有钱才不在乎是不是有通病呢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