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

主题:大规模整治群租应该“有剿有抚”

发表于2007-09-13


    看到一则新闻,9月6日早晨,很多人还在睡梦中,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整治群租房行动展开。锋芒所指是被称为“上海滩第一群租小区”的中远两湾城,整治目标要让目前中远两湾城633家群租户在数月内消失,尽快恢复昔日安乐的居民生活。

    先看看,所谓“上海滩第一群租小区”的背景资料。

    中远两湾城,该楼盘紧挨着上海内环线和苏州河,离上海火车站有轻轨,仅一站路。项目一至三期7526户,四期4100户,五期在建。1999年,该楼盘售价3200至4200元/平方米,2007年,该楼盘已涨到17000元至18000元/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1600,000平方米,如果就按17500元均价,现时可值 280亿!
    有意思吧,房价涨得快还是收入涨得快?泡沫有没有?东部一个楼盘到西部值什么?中远两湾城似乎都可以回答。

    群租究竟是谁惹的祸这个关键问题。

    莫大讽刺的是,中远两湾城的前身,就是上海过去的棚户区,从电视上曝光的群租室内场景,其居住空间的狭小,设施的简陋,不安全性,比当年棚户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群租,应该追究炮制者“二房东”,但是,如果没有房子他们是搞不了群租的。那么,应该追究炒房者,正是他们提供了大量空置房源,但是,这些被恶意改造的空置房,如果没有人愿意承租,空置房不还一样的空置。难道,应该追究那些贪图房租便宜的房客们了?
    碰巧,昨晚看了一张DVD《早出晚归》,法语片。片中有一段情节,在巴黎租房,房东老太,沿着公共楼梯,向新房客介绍其他租房的邻居们,最长的已经租了10年了。还有几句台词,“规则很简单,早餐7点,中餐你自己解决,晚餐8点,如果你能赶回来的话。每月10号交租,如果逾期,你和我都有麻烦”。
    在上海内环线,苏州河,火车站边,如果有片中这一类专门打理的出租房,如果其租金,是让需要租房的人,那些早出晚归劳动者们能够承受的,今天群租的房客们,还会去“享受”那些有违人类伦理的群租方式吗?群租是谁惹的祸,不正是我们现行房地产发展模式的又一大“成果”,在这种模式下,只发展住宅销售市场,而不培育住宅租赁市场。话要倒过来说,我们的城市里,如果真的有发达的、有规模的、甚至有地域特色的住宅租赁市场。短短几年,房价还能炒高吗?地价还能拍高吗?就以中远两湾城的为例。

    群租,二房东必惩,而房客们须抚。

    群租这种现象,再次让我们看到,在现行模式下,城市空间资源配置“损不足而给有余”带来的后果。群租必须整治,因为,这不仅仅是破坏承重墙、把垃圾随手扔在电梯里,燃气水电超荷等等,因而影响了左邻右舍的权益。旧上海战乱时期“七十二家房客”现象的历史经验表明,如果这种“生意外的生意”演绎下去,就可能出现“规则外的规则”,甚至“公安外的公安”!决不能让旧上海那种上架空大房东,下欺压三房东、四房东,寄生在众房客头上的“二房东”卷土重来。
    今天群租的房客们是无辜的,甚至是无奈的。如果我们的城市,不能在较短的时期内去培育健康的住宅租赁市场,或者不愿意放弃卖地售房的巨大收益而培育规模的住宅租赁市场,至少,在城市化进程中,总应该考虑一下各类劳动者的安身立命之处。基于这种指导思想,在整治群租的时候,有情操作,发点遣散费也是应该的。大量的人从群租的房子里被赶出来,他们还会到附近居住消费,多少会抬高周边的房价,与房价有关的多少单位又会增加收入了,就拿点出来吧。【作者:少吃多动 转自:凯迪网络】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发表于2007-09-13
上一页|1|2|下一页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