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强化 因素 中国经济呈现逐渐回暖态势

发表于2016-12-16
近日,各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尽管总体而言宏观经济还在“L”底部徘徊。具体表现为: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从9月份起,结束了长达54个月的负增长状态,连续3个月正增长,11月份同比增长3.3%;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10月份同比为2.1%,结束低位徘徊状态,进入“2时代”,11月份同比增长2.3%;各类大宗商品价格涨幅显著。

价格是一面镜子,把经济运行的一切都综合反映在其中,既是经济运行的先导指标,也是经济运行的短期结果显示。当前的关键问题,在于判断:经济回暖的态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当前经济回暖的主要因素在于:

第一,货币量快速增长,通过滞后效应,传导到实体经济领域,体现在产品价格上。2015年12月底广义货币供应量M2为139万亿元,2016年10月底约152万亿元,10个月时间增长约13万亿元,远远超出年初的预期。货币量增长,传导到产品市场,是有滞后效应的。3、4月份开始的货币量增长,经过数月时间的传导,终于在产品价格上体现出来。这一货币量增长态势,具有一定的惯性。这一因素具有一定的持续性。

第二,每一年的经济运行态势,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特征:上半年慢,下半年快,即“先抑后扬”。这一年度周期性规律,2016年依然发挥着作用。虽然前三个季度经济增长率分别都是6.7%,但可以判断,根据目前经济回暖态势,2016年经济增长率超过6.7%甚至6.8%,可能性 之大。但这一因素的可持续性不大,明年依然会呈现这种周期性态势。


发表于2016-12-16
发表于2016-12-23

各项宏观经济运行指标显示,我国经济呈现出逐渐回暖的态势,尽管总体而言宏观经济还在“L”底部徘徊

发表于2016-12-23
没感觉有在好转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