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炒房客急变现,自住者购房需谨慎

发表于2008-10-15
 “降薪了,担心还不上月供,我们现在都不敢买房了!”在深圳一家大型企业上班的小陈苦恼地说,因为单位盈利下滑,她和老公都降薪了,相中的房子也不敢买了。

靴子悬在半空。当投资炒房的热潮渐渐退去,像小陈这样有自住需求的深圳市民却仍然惴惴不安,一边头疼着房价一边担心着收入会不会一路下滑,而买房,或许真的成了一个美丽的肥皂泡泡了。

自住需求者出手谨慎

小陈原本看中的是深圳南山区一个新推的楼盘,一套106平方米的三居价格比最高峰时已经直降30%以上,目前是14000元/平方米。“三成首付要花光家里所有的积蓄,以后每个月还要还八九千块的房贷,如果按照去年的收入,我们俩还可以勉强维持,现在很难了。”

和小陈一样,在某大型国企工作的小杨也暂缓了购房计划,他的住房公积金已经由前些年每月的三千元降到两千元,今年又降到一千元。“本来指望较高的公积金供房,现在不敢作指望,暂时也不打算买房了。”小杨表示,不仅工资下调,福利方面下滑得更是厉害。

面对物价上涨,大多数深圳人不同程度地感受到这种实际收入的缩水。从2004年到2007年三年时间,深圳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下降了2726元,降幅达9.8%。今年以来,深圳大批从事外贸出口业务、出口加工型企业的员工对此体会更为深刻。

而深圳的房价也在经历飙涨的惊心动魄之后应势落下。深圳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统计显示,前七个月深圳新建商品住宅销售面积179.98万平方米,同比减少53.17%,销售面积一下子回到了十年前。

楼市今年的低迷与去年的火爆形成了强烈对比。业内人士指出,深圳楼市目前仅靠刚性需求支撑,原因有三,一是前几年深圳楼市持续火热,严重透支购买力。二是部分投资人被套牢,无法变现,投资难以持续下去。三是观望气氛浓厚,对后市难以判断,有购买能力的人也不敢出手。

但如今即便是仅有的刚性需求购房者,依旧小心翼翼。在深圳某外企工作的小蓝是个海归,今年房价下跌以来,频频出击看房。

“年初时南山区蛇口片区房价的确跌了不少,不少中介也放出‘业主急售’的牌子。”小蓝关注的蛇口花园城三期楼龄两年的小高层,去年高峰时曾开价25000元/平方米,今年年初降到19000元左右。

随后四月份,小蓝又在深圳大学附近物色到一个楼龄三年多的高层单位西海明珠,“104平方米简单装修,开价150万,当时觉得相当不错,但看着房价还在继续降,没有出手。”

六月底,南山区出现了破万的新盘。于是小蓝又参加了一个几百人的看房团前去“抄底”。经过小区一家中介时,她发现挂牌出售的次新二手房非常多,出租用房的房租也十分便宜,精装修三居的月租只有3000元左右。

“很可能抄底不成又抄到半山腰,然后被套,月供又远远高于房租,觉得太不划算。”小蓝放弃了买房的想法。“抄底团”里跟小蓝持有同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尽管看房团浩浩荡荡400个人,最后实际成交的却只有8套。

深圳市房地产研究中心王锋博士认为,深圳楼市低迷一是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二是对未来消费预期的改变,后者的出现,可能是更严重的。目前全球消费者信心降至历史冰点,基于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不乐观,即使现在有购买力的市民也不敢出手。

发表于2008-10-15
 
发表于2008-10-15
 全都进入萧条期了,买什么都得谨慎
发表于2008-10-16
如果房地产业进入薄利多销、快速周转的阶段,中国的经济状况或许能逃得过这一劫! 
发表于2008-10-16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