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钝刀】伪专家继续鼓励对抗和内耗将增加政府操作的成本

发表于2008-10-18
 

伪专家继续鼓励对抗和内耗将增加政府操作的成本


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冲击日益严重,围绕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这两个于整体经济至关重要的环节的救市已成全世界各国政府的中心话题和首要任务,各国动辄数千亿美元或欧元的救市计划已将明确告诉我们,重振信心成本巨大。


中国经济的泡沫究竟有多大?资本市场的泡沫如果有,随着股指跌幅超过三分之二,再说泡沫是否已经十分牵强?中国经济的基本面到底怎样?问题真的和美国可以相提并论甚至远远超过美国的严重程度?为什么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如此轻率的得出类似结论,并未媒体广为宣传?


昨晚央视的聚焦华尔街节目上,樊纲教授谈到,中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程度不高,这得益于泡沫即将出现时,政府及时出台了调控政策。决定中国经济基本面的重要指标,诸如外汇储备等等,说明在全球范围内,中国经济的而基本面如果打分,一定是A。而且经济动荡最后的结局有可能朝着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方向发展。



最近,一个奇怪的现象发生了。一边是各地政府纷纷出台针对各地情况的房地产刺激政策,以拯救岌岌可危的房地产市场,多以减税和补贴为主,多达近20个省市的政府救市行为,显然代表着中央政策的基本取向,房地产调控政策将出现调整,一些临时性政策将恢复常态。而在市场的另外一边,竟有那么多专家学者和跟着起哄的人,拼命丑化地方政府的救市动机,制造舆论以抵抗政府的计划的实施,号召购房者继续观望而置经济风险于不顾,这无疑会增加政府的操作成本,从而增加经济运行成本。



一些奇怪的结论出现了,一些利益关系被黑嘴们曲解了,如果是水平问题倒是可以原谅,因为言论的自由有利于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如果仅仅是处于心态和不良动机,描绘政府和民众利益的对立,引导公众与政府对抗,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原谅,伪专家们的嘴脸必将暴露于光天之下,拼命鼓噪的媒体也最终受到民众的抛弃,因为,政府机构产生于民众,经费取之于民众用之于民众,政府利益和民众利益是高度一致的,家天下的封建王朝尚且如此,何况我们的人民政府。内耗的损失,不良心机的人要承担一定责任。



无良专家们描绘的利益链条基本是,政府和开发商狼狈为奸支撑地价和房价,攫取民众利益。试问,说高地价和地王,说开发商资金链和财务运营成本使之陷入尴尬,是否和开发商暴利的观点相矛盾?政府土地出让金和税收收益,是揣进了市长的腰包还是用于公益事业、公共福利事业?即使存在腐败,是主流还是局部问题?政府财政收入和民众利益怎么会是矛盾的呢?政府从需求侧的补贴和减税政策,难道不应理解为对购房者的关怀,说救市即是单纯的救开发商,这样的结论根据充分吗?



如果是购房者,期望房价下跌不必找任何理由都可原谅,可是,这些人偏偏以百姓代言人的形象出现,试想,房地产行业关乎如此复杂的经济问题,岂可是一降房价甚至是开发商被逼得亏本甩卖,最后成批的倒闭而能皆大欢喜的?除开发商以外的利益阶层,难道仅仅就剩下购房者吗?还有那么多根本没有条件买房的民众,还有那么多人口靠房地产行业和相关行业就业吃饭,房地产价格关乎金融体系和整体经济,美国的问题我们从中汲取的教训难道仅仅是放弃资本化、市场化以及降价百利而无一害?



有良知的人应该认真反思,要客观理解政府的刺激经济的动机以及救市政策的正面作用,即使在家庭,争论之后总要有统一。政府救市大势已定,你还在那里对抗、诋毁,甚至黔驴技穷地预言效果不可能实现来继续鼓励内耗,对抗的结果只能增加政府的运营成本,耗费的钱粮始终是百姓的利益,这样做有意义吗?有必要吗?对得起笃信自己的民众和自己的良心吗?



尤其是易宪容,居然谈到,地方政府救市不合法,与科学发展观相悖。不知道他的学问是从哪里学的,自己又是怎么做学问的,又是怎么教书育人的。也不知道经济学家、教授这样的头衔是谁给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