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中国房价暴涨的八只魔手

发表于2010-05-12

在沸腾民怨中,国务院出重拳点穴式整顿了房地产业。楼市新政“国十条”宝剑一出鞘,顿使象服用了伟哥一样坚挺的中国楼市,终于跌了。跌得那么兵荒马乱,跌得开发商无可奈何花落去。


楼市踉跄而跌,是一群良知学者和千千万万蜗居者梦寐以求的。按理,飙升的房价嘎然而止,幸福应该写在我们的脸上。但是,从经济学家到小百姓,没有人从下跌的楼市中,读出多少胜利的喜悦。


中国楼市暴涨的速度,堪称世界奇迹。老人辛苦积蓄一辈子的钱,本准备给儿女买套新房,看看数万一平米的房价,总觉得太贵,观望中迟疑不决,盼望降一点再买。过三个月去看原来的房子,已经涨上三分之一。老人更不甘心,还是没有出手。又过三个月,原来房子涨上一倍多。原来买一套房的钱,只够买个洗手间了。这是发生在杭州的真事。


海南三亚今年春节一周涨一倍的楼市疯狂,就更不用提了。春节前,我去海南出差,由于杭州飞海口的三天内机票,全部被炒房团抢订一空,只得绕远路从上海浦东起飞。到了海南,四处可见售楼小姐眉开眼笑。三亚凤凰岛的房子飙升到12万一平米,仍然一房难求。而很多人辛劳一辈子的积蓄,也许只够买下它一张茶几大小的面积。


房子在中国,已经成为权贵阶层和财主们的投资乐园。市场经济中涌现的权贵资本主义,早已泯灭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传统社会价值观,背离了社会大众根本利益。“蜗居”和“房奴”,成为小百姓们窘迫辛酸的身份标签。


中国楼市的涨,不仅仅是一幢幢建筑物的价值提升;中国楼市的跌,也不仅仅是一幢幢建筑物的价值回落。楼市早已是中国经济一张浮肿的脸。楼市有病,是体制沉疴与经济发展新病所导致的。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是什么使中国楼市如此疯狂呢?


在下认为,中国房价的节节飙升,是“八只手”合推的结果。

发表于2010-05-12
第一只手,家本位的传统思想,是中国楼市的文化推手。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历史,形成了牢固浓烈的家本位意识。在以家为中心的传统社会,“居者有其所”,成了中国士大夫的政治理想;“我想有个家”,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固定的住房,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愿望。成家立业,首先买房。中国人不但自己要有房,为人父母后,往往还含辛茹苦,“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是买房置业而不愿租。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发展迅猛,有房地产业最肥沃的民俗人文土壤,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更倍增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
发表于2010-05-12
手心手背都是肉,看政府如何割舍了
发表于2010-05-12
第二只手,对上负责的现行政体,是中国楼市的权力推手。
无论是加快城市化进程,还是建设新农村,对各级政府考核政绩的重要依据就是建设成就,最吸引眼球、最能出政绩的,也就是幢幢高楼和处处新居。每一个城市的楼盘,无一不成为当地政府的辉煌脸面。为了政绩,不少地方政府敢于超大体量征用土地,无序泛滥地开发。因为地方政府只需对上负责,官员只要政绩斐然,就能升官重用,不必对生于斯长于斯的百姓负责,更不顾及当地子孙后代的生存。
发表于2010-05-12
第三只手、对地方财税的巨大贡献,是中国楼市的经济推手。
地方政府热衷房地产之目的,更在于土地出让金是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最大最肥的一块。正是在这种体制和机制的刺激下,地方政府自然要拼命地炒高地价,绞尽脑汁使商业用地价值最大化,地王层出不穷。地方政府既然把土地拍卖给房地产发商时要狠赚一笔,房地产商难道就不能按照市场规律,让楼盘价值最大化吗?房地产业对地方政府的GDP和财税收入的贡献巨大,政府官员从心底里根本不愿意房价下跌。官员们的政治公权力力与地产商的经济攫取力,在此拧成了一股合力的利益钢索。
发表于2010-05-12
第四只手,滚雪球的投资暴利,是中国楼市的资本推手。
房地产商的恶意炒作,囤积居奇,积压闲置土地,控制房源供给,联手哄抬房价,想方设法榨取购房者最大的利润。房地产业的成本和利润率到底有多少,外界全然不知,这点也是很多人对房产开发商格外不满的原因。但房价的坚挺并非仅仅地产商的单独行为所致,政府、银行都要借助高房价大赚一笔。
据工商部门统计,长三角地区上规模的工业企业中,有80%以上涉及房地产业。令人亢奋心跳的暴利,使各路资本趋之若鹜,急剧地向楼市汇聚,房价岂能不水涨船高?
还是马克思那段经典名言,来形容房地产商追逐利润的贪婪,最为恰当:“一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会非常胆壮起来。只要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会到处被人使用;有百分之二十,就会活泼起来;有百分之五十,就会引起积极的冒险;有百分之百,就会使人不顾一切法律;有百分之三百,就会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绞首的危险。”中国楼市的暴利,能让房地产商睡梦中笑出声来,还有什么险不敢冒的?
发表于2010-05-17
不是说还有丈母娘因素嘛?哈哈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