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楼市变局引发新问题 合同装修成投诉焦点

发表于2009-03-17
 根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统计,2008年,消费者对房地产方面的投诉出现新情况。消费者对于房屋质量方面的投诉有所减少,合同和价格、装修建材与服务的投诉在去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在楼市进入调整期后,房地产企业的诚信度与服务已经成为购房者越来越重视的问题。

合同投诉大增76.9%

据中消协统计,2008年涉及房地产业的房屋、装修建材、装修服务的投诉分别上升了10.8%,5.9%,3.0%。其中消费者对房屋质量的投诉下降了8.0%,但对合同和价格的投诉上升了76.9%和10.7%。此外,装修建材的质量投诉上升5.3%,价格上升85.0%,合同上升了74.0%。

中消协认为,去年房地产合同投诉激增的原因在于,由于购房是大多数消费者的巨额支出,当房价一再降低时,消费者心理难以承受,价格投诉上升。在广东省内,深圳、东莞、广州等城市在去年也多次出现购房者要求退房的事件,除了购房者难以接受资产缩水的因素外,部分开发商的霸王条款、房屋质量、虚假宣传等问题也随之凸现。

就广东省情况看,2008年房地产投诉整体上呈现大幅减少的趋势。2008年省消委会接到的房屋投诉575件,在各类投诉中列第七位,相比前些年房地产投诉屡屡排第一位和超过3000宗年投诉量的情况,房地产投诉情况在近两年都比较少。

房价下跌引发新问题

以2008年为界限,楼市整体上从前几年的狂热步入寒冬期,违约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房价“疯涨”时往往是经营者恶意违约,发展商一度有意违约付给消费者加倍的订金赔偿款,也不愿按原先约定的价格售房。

另一方面,一度被房价上涨所掩盖的开发商不注重房屋质量和装修质量的问题也在楼市调整期表现得更为明显。楼市调整期,各开发商都在竞相控制成本,但这也成为房屋质量出现问题的根源。日前广东省质监局曝光了一批使用不合格建材的楼盘名单,其中多数被曝光楼盘存在偷工减料和使用劣质建材的问题。

此外,广东房地产市场一直存在的虚假宣传、合同欺诈等问题也在房价下跌过程中增加。如部分开发商公开宣传“房价到底”、“决不降价”吸引购房者,但私下却以“团购价”、“员工价”暗地销售。而在签约时为了保证买家成交,又设下或明或暗的霸王条款,买家总是陷于被动受欺的地位。

用品质和服务化解矛盾

房地产行业投诉顽疾的长期难除充分说明了一些房地产经营者责任意识的缺失,只一味地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忽略了经营承担的对消费者的责任,包括法律的责任、合同的责任以及其他应负的社会责任。

尽管楼市尚未从根本上整体回暖,但市场上高性价比的房子却能够持续热销。合富辉煌首席分析师黎文江认为,提高性价比应该是当前及今后开发商努力的方向。他认为,当前楼市以心态成熟的换房置业群体为主,而换房群体最关注的就是房子的性价比。

广州工程总承包集团总经理助理杜慕群表示,实实在在把楼建好,把服务做好,并且做到可持续化,这才是房地产企业真正的核心能力。比如后期服务方面,现在很多人会觉得买亏了,房屋有一些小的瑕疵都可能导致买家拒绝收楼。如果开发商选择踏实地做好弥补服务,就能减少买家的怨气,避免摩擦产生。本报记者王昊

产品质量篇

质监局报告显示质量尚需加强

查看全文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