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房子是用来住的,但可能不是给你住的

发表于2017-01-16
当房价无法压下来的时候,政府重新想起了保障房,回顾当时,重蹈覆辙,犹未可知。

长效机制

2016年底,政府向外界抛出了两个重要概念,第一个是“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第二个是“长效机制”。

可以说,国人对这两个概念的提出是十分期待的,因为它们共同给未来的房地产发展定下了基调:房地产将告别野蛮生长阶段,回归它“住”的功能,要逐渐回归到一般消费品。既然是“住”,是一般消费品,那么价格就必须亲切。

沿着“房子是用来住的”和“长效机制”这两个概念,笔者试着预测下未来房地产发展的一些脉络。

土地“再次”双轨制

之所以说“再次”,是因为上一届政府曾大规模搞保障性安居工程,这场在全国掀起的保障房热潮承载了全民“居者有其屋”的梦想。

2011年,温总理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建设3600万套保障房,保障房开工面积一度超过商品房的开工面积。按照当时的计划,3600万套保障房完成后,将直接形成20%的供给能力,从而提供平抑房价的巨大动能。

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十分骨感,保障房计划实施后没多久,有关住房质量问题、资金挪用和缺口、住房位置偏远、配套跟不上等问题层出不穷。保障房正面效应尚未形成,负面问题就如潮水般涌来。

为了给保障房筹措资金,各地不得不加大了对商品房土地的供应。直接导致后来的商品房积压。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仅商品房的待售面积就高达6.2亿平米,一年时间内激增26%。

2014年,房子开始卖不动了,2015年,为了将房子卖出去,保障房开始逐渐低调,各地在央行连续降息的支持下开始大力叫卖“商品房”,但效果甚微。统计局数据显示,2016年11月的商品房待售面积再次上升至6.9亿平米,虽然同比下跌了(2015年是7.18亿平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贡献来自于哪里。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2016年的去库存和当时3600万套安居工程的目标都已经宣告失败。

他们从未宣布全国保障房完工面积,但有迹象表明实际开工面积大约只有一半左右,数量和质量都严重不达标。最直接的证据是人均住房面积的停滞,1998年到2002年城镇人均住房面积从17.8平米上升至22平米,但从2002年到2015年,这14年人均住房面积却从22平米下跌至21.12平米。

肇始于2015年底的去库存,同样也面临失败的结果,根本原因是老百姓买不起房子。一方面积压的高价商品房越来越多,另一方面,“房价收入比”早已扭曲的大城市在去库存的催化下,房价再次飙升,老百姓买房真的成了“梦”。

从保障性安居工程到商品房去库存,前者差不多5年时间,后者仅1年时间就宣告失败。前者是 明确的“土地双轨制”策略,保障房和商品房同步进行,后者则基本停止了保障房土地供应,集中解决商品房库存问题。

整个2016年,一线城市商品房库存持续削减,部分城市不得不加大了商品房土地供应,但是执政者同样有自己的担忧,大规模增加供应会不会重新使新增的商品房沦为“ 品”?

在这样的忧虑下,新的长效机制提出在热门城市要重新加大保障房力度的供应力度,比如北京提出2017年新增1.5万套自住房,国土部则提出保障房用地“应保尽保”。

北京的土地供给已经呈现出新的“土地双轨制”倾向,有限的土地卖给开发商,主要用于新建租赁住房,剩下则用于保障房建设。未来北京新房市场,受豪宅化趋势的压力,普通人能够角逐的主要是“自住房”,难度堪比汽车摇号,而租赁房则完全由市场来调节。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