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蔡鸿岩:房地产“黄金12年”划上句号

发表于2010-04-21

如果说1998年国家取消福利分房是中国住房商品化大潮的起点,2004年“8·31土地招拍挂”是土地财政推涨全国楼市的发动机,那么2010年4月14日(距今年两会之后整好一个月份)之后中央发布的一系列针对投机性购房需求的打压政策,则意味着中国住宅房地产开发的“黄金12年”发展期,已然划上了一个并不算完美的句号。

纵观这十余年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之历程,得,在于中国超过一半人口的城市百姓在房地产快速发展中实现了安居梦想,大大改善了居住条件;在于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通过房地产行业贡献,获取了巨大的财政收益,充实了政府财力,国力前所未有提高;在于中国经济在人类规模空前的房地产行业蓬勃发展中获得了投资与消费更多的GDP占比。

失,则在于靠房地产拉动投资、消费,最终国民经济被房地产所绑架;在于老百姓改善住房之后,越来越多的人把房产作为投资品,甚至收藏品,同时却有更多的渴望住房的人无法解决住房;在于城市大量的土地被一次性变卖,并没有给区域经济发展持续发展奠基铺路,带来产业及就业;在于金融信贷鼓动下剌激的住房消费,当价格非理性暴涨时就会给经济埋下了泡沫的祸根……

无慵讳言,这一次调控力度堪?前所未有。关键是准并且狠地点中了国内房地产高烧不退的要害——收紧住房信贷。90平米以上大户型、二套房贷款提高首付成数,三套住房停止贷款,这意味着借银行钱炒房时代已经一去不再复返,投资性购房势力由此会大大削弱。2006年调控房产要求提高90平米以上住宅贷款首付到3成,政策实施之后各银行贷款增量即刻减少1/4。也就是说购房量约下降20%上下。如此推算,这一轮更严厉的金融手段施以调控,所影响的购房需求至少会下降30—40%。同时,由于高档住房需求资金实力减弱,房价不但难有推涨动力,而且极有可能会出现二手市场抛盘,进而带动新?滞销楼价下跌。而随着楼价下跌,银行断供风险将浮出水面,金融危机或将迟于欧美国家一年半之后,在中国显现。虽然这样的结果大家都不愿看到。

从政策出台的时间、速度和力度来看,中央此次调控房价的决心从某种意义讲甚至是“只要把房价打下来,甚至可以不计后果”。而且很显然,中央决策层已认准过于宽松的金融信贷政策是炒高房价的罪魁。现在完全有理由相信,此次收紧住房信贷之后,房贷再想回到从前的宽松程度来“支持住房消费”已绝无可能。所以,楼市即便象京沪这样的城市再涨,也不可能重现之前的火?飞涨景象。

发表于2010-04-21

发表于2010-04-21
引用:檸檬夏 在2010-4-21 16:39:29写道:原帖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