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进化的技术和道德的技术

发表于2016-12-13
标签:主体 美的 自然 工具 技术 

■格那丁
财经关于技术的进步和它的购物进化人们已经说得够多财经了,从斯蒂格勒的《技生活《思想无羁》,灌入我电器思想无羁》,灌入我们耳朵的几乎都是对于它的赞美。对一个像我这样的所谓的技术性型人员来说,我有时都觉得对它的赞美的确是太多了。这不能不使人想到这是一件有趣的事。
原来我们对于技术的认识,可以说卑之无甚高论。在哲学家们眼里,它作为无目的和逻辑的纯粹性工具,很长时间以来是颇受人们轻视的。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姑且不去说它,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要数那个极度崇尚自然的卢梭了。在他看来,技术的进步和人的自然本性的丧失一直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法兰克福学派接过马克思的理论,着重考察了人的异化和主体性丧失,并对因技术合理性和政治合理性而表现出来的专制与蛮横的工具理性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后来的情况是世风为之一变,那个被视为自我背叛祸根的工具-技术一改其往日冰冷的面貌,一夜之间换上了如花少女的容颜。“技术总是在增长知识,有时在限制知识,随时在影响知识。岂止如此呢!实际上技术构成知识,给我们的思想和知识提供物质表现,把我们的知识使节派驻到 上去,派驻到整个宇宙中去”(《思想无羁》)。莱文森跨越麦克卢汉技术决定论后把技术捧上了天。在他那里,那些模仿人、复制人、越来越像人的技术不仅与人一样,而且它就是人性本身:一部人类史,就是人性的进化史:生成、淘汰、繁殖;一部技术史就是知识的进化史:生成、批评(淘汰)、传播(繁殖)。“使人区别于其他生命现象的是时间。时间性需要以外在化和代具性为前提。时间的存在仅仅是因为记忆是人为的,这个人为的记忆构成了自从它被悬置在种属之外以来已经在此的过去。”(斯蒂格勒《技术与时间》)。
但愿我这里没有过分狭隘地理解人性,没有把人性和那个所谓的把握人类命运、领略生存之最高潜能的唯一方式——理性混为一谈!记得阿德勒在《理解人性》的演讲里罗列过一大堆人性的构件:梦想、嫉恨、贪婪、欢悦、焦虑、专横、虚荣、脾气……相信还有很多。如果说根植于非理性的理性同技术一样也在与世推移、不断进化的话,那么在它的另一面,在弗洛伊德业已论证过的那些伊德(id)所在的地方,似乎并没有出现这种乐观的局面。我们一如既往地仍然要梦想、嫉恨、贪婪、欢悦、焦虑、专横、虚荣,虽然我们已经扔掉了砍砸器而手提笔记本电脑!
无疑地,这也是人性!
事实上,工具-技术的特点在于它的纯粹性,或者说客观中性原则,这是它的长处也是它的短处,换句话说,得看它掌握在谁手里、为谁所用。汉密尔顿和马克思关于谁占有土地、工具、商品交换渠道和知识谁就能左右他人的论断已经被证明是屡试不爽的,因而才有那么多关于平等和消灭阶级、私有财产的乌托邦幻想。技术的不道德一直是人们的一块心病,人们需要一种有道德的技术,就像那个学会了穿墙术的崂山道士,当你心生恶念时它就会自动生效,在墙上撞得他晕头转向。虽然这样做有时会使我们看上去显得有点拘束和畏惧,但是在这个问题上,拘束和畏惧也许正是我们所需要的。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