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7岁汶川地震孤儿曾受创伤无 愿接收

发表于2013-04-16

台海网4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曾毓慧/文 陈巧思 实习生 刘莹婷/图) 他是不幸的,汶川地震中丧失了双亲;他又是幸运的,遇到好心人收养他5年。

今年,他已经7岁了,这是一个该上 的年龄,但是由于曾在地震中受到创伤,多所 都不愿意接收他。

心痛:失去双亲脑部受损

昨日,在杏林碑头村,导报记者见到这名汶川地震孤儿,7岁男孩范华斌(以下简称小斌)。

7岁的他,白嫩,好动,看起来比同龄男孩略显小个,右侧脑部那一道近10厘米长的伤疤,虽已愈合,但因疤痕覆盖,没能再长出头发,让人怜爱。

而掀开小斌的衣服,腹部一道20多厘米长的术后缝合疤痕,让人触目惊心。据小斌的养母——— 今年已五旬的谢女士说,2008年,在汶川地震中,小斌的双亲不幸丧命,而小斌也被倒塌的石块砸伤了头部及腹部,伤势很重,后被送往医院救治。虽捡回了一条命,但小斌心脏受损严重,而且脑组织也受到挫伤,智力比同龄孩童差了点。之后,震区当地已为小斌办理残疾人证明。

其实,四川籍谢女士已有2名儿子,今年均已毕业务工,不过,当时她与老公还是响应当地乡镇号召领养了小斌,并细心呵护他。

心酸:多所 不愿接收

去年,几经辗转,谢女士磨破了嘴皮,将已到学龄的小斌送至暂住处旁一民办幼儿园,不过,好景不长,不到半年,幼儿园就以好动、“不正常”为由,拒绝了小斌。

之后的半年至今,谢女士说,她带着小斌,几乎求访了方圆10公里之内的 ,初算了下,有七八所幼儿园和 ,但不愿接收小斌。“他比弱智的那种小孩都好很多,正常的生活自理都没问题。”谢女士说。

 

日,一回到住处,小斌就自己掏出刷卡门禁开门,然后,从床头翻出小本子写字,很快就写完几个阿拉伯数字,写得有点歪歪扭扭。

眼下,为了照料小斌,谢女士没法正儿八经地去工厂务工,只能在周边捡点废品换点生活费。据了解,谢女士老公也只是个杂工,每月收入顶多两千出头。

心愿:想尽办法也要

“身边有好几个人都很同情我,担心这孩子的累赘会越来越大,多次劝我偷偷地把这孩子带到龙岩或是三明偏远处扔了,可我实在下不了这个狠心!”言及此,谢女士眼眶泛着泪花。她说,她不仅不会扔这孩子,还会想尽一切法子,让小斌像正常的小孩一样,去 认字、读书。

谢女士说,汶川地震都快5年了,丧失双亲的小斌能坚强地存活下来,实属不易。她盼望着,能有哪所幼儿园(或 ),酌情接收这名可怜的孩子,让他也有机会 读书。如有市民愿意帮帮这名汶川地震孤儿,请拨打导报热线968801。



发表于2013-04-16

对比郭美美,真是够讽刺的

发表于2013-04-16

民间的慈善组织帮帮忙吧

发表于2013-04-16
希望汶川的悲剧不再重演
发表于2013-04-23

四川有地震了,哎

发表于2013-04-23

为雅安祈福,希望大家都没事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