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万科“地板门”20个新疑问,天雷滚滚呀

发表于2012-02-22

现在看着手中万科的《地板采购关键控制程序》。有一种预感:“地板门”最终可能以“检测合格”为结局。但我仍有诸多疑问。对整个事件过程以及可能的态势发展,再次提出我的20点质疑,并对开发商的采购理念、程序等捎带着进行思考。

1、无论检测结果如何,希望安信详细公布最近三年来到底销售了多少木地板。其中,流入了哪些开发商,各采购了多少,还有多少是通过散售渠道流入了市场?

2、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无论万科有哪些自检程序,如果,我说是“如果”,如果没有爆贴呢?是不是公众还是不知道木地板甲醛可能严重超标,厚度严重不足?

3、在“生产商-开发商-业主”链条上,开发商是类似于国美、沃尔玛的“商家”,不是最终消费者。作为中间环节的“商家”开发商,万科到底有哪些自检程序?

4、本人是工民建 ,十多年专业从事房地产企业管理咨询和产品线研究与咨询。我知道,建筑部品(材料、设备)进入项目现场后,有现场检验,现场检 验合格后再办理入库和出库(移交给工程施工单位),另外现场还有监理公司。我也知道,有些材料,例如钢筋、水泥等,是必须“送检”的。因为天下 供应商 肯定会提供《合格证》,但为什么还有大量假冒伪劣呢?所以,有些材料必须走“送检”程序。虽然不知道木地板是不是需要送检,但事情毕竟出来了。请问,安信 的木地板送检了吗?

5、如果送检了,有《送检记录》吗?能拿出来吗?打扫卫生间的物业公司阿姨们,还有打扫卫生的书面记录表单。如果送检了,怎能拿不出记录来?

6、还有“飞检”。从万科《地板采购关键控制程序》来看,万科的“随机飞行检查”始于2011年。涉事地板是2009年的。差了两年,有必须提“飞检”吗?

7、即使2009年有“飞检”,“飞检”时,在供应商处停留多长时间?能马上检测出甲醛超标吗?还是现场看看《合格证》等?

8、“地板门”后,万科“送检”了。但涉事木地板是2009年采购的——都过去两年了,甲醛是不是会挥发?如果挥发,挥发了两年了,甲醛还会超标吗?

9、2月19日上海市质监局对安信地板的两处工厂进行检查,结果将于“5日后公布”。从出事到检查,隔了三天,而安信方面16日就回应了——隔了三天,会怎样呢?检测时间“5日”,又会怎样呢?

10、如此检查,还能有什么结果呢,最可能的结果是不是就是“合格”?

发表于2012-02-22

11、万科说,“已启动紧急调查程序”。从我多年的管理咨询经验来理解,所谓“紧急调查程序”通常是企业应对应急、突发事件的“预案”。既然是程序,既然是预案,通 常是书面的。请问,万科能公示确实早已存在的书面程序吗?如果没有,可能就是会议决议或临时安排,那么是不是就别用飞检、程序等证明自己管理水平高的语言 呢?

12、再说“100%负责”。如果检测结果“不合格”,怎么才算是100%负责?仅是更换地板、赔偿误工费等吗?如果哪个业主用了“毒地板”后失眠了,流产了,气管炎了,皮肤病了,怎么办?

13、 我等常人推测,王石回国一般会参与处理“地板门”事件,但有声音说“与此事无关”。这是证明不需要王石吗?但我知道,前些日子,王石接受媒体采访时还说了 类似“每天晚上都和万科同事连线开会”。作为现任董事局主席参与公司内部事务很正常,何必回避?难道是证明离开王石还行,或者管理水平高?

14、再说采购价格。采购价低于市场平均售价,这是正常的,因为万科是最大的住宅开发商,有强大的议价能力。业内许多人都知道,无论是采购部品,还 是采购服务(例如选择销售代理公司),合同价都很低,致使许多供应商都颇有怨言。但是,据网贴说,采购价“低于生产成本”。这正常吗?合理吗?按说,像万 科这样的大开发商,都能 准确地算成包括木地板在内的材料的生产成本、供应商合理利润(中小企业都能算得出)。如果万科算不出,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算 得出,如果真是“低于生产成本”采购,难道万科不知道缘由和问题的严重性吗?

15、万科的《地板采购关键控制程序》中规定,供应商选择的原则之一是“合理低价中标”(在质量结果合格的前提下,经济标评审以合理低价为原则)。或许听多了太多关于“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的评论了,到底怎么才算是合理,怎么才算是低价,怎么才算是合理低价啊?

16、“合理低价中标”原则也就意味着可能会牺牲供应商的利润。这之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重商主义者来说,无可厚非,心安理得。但这是不是违背合作、互利、共赢的甲乙方关系原则?

17、正常情况下,比平均售价低10%-20%采购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知道,万科楼盘的售价也通常高于同等级地块、同品质楼盘平均售价的 10%-20%。一方面是低10%-20%,一方面是高10%-20%,利润是不是很高?不是!事实上,过去几年万科的净利率低于上市房企的平均水平。那 么中间的差去哪了?我们知道,开发有“三大费用”:营销费用、财务费用、管理费用。我们还知道,万科付给销售代理机构的代理费、付给媒体的广告费都是较低、较少的。剩下的就是财务费用、管理费用了。财务费用与负债率直接相关,管理费用与管理状况、运营效率直接相关。如此探究下去,是不是很值得重新审视、定位万科?

18、开发商在建立采购管理流程时,涉及供应商(供方)管理(包括供应商认证)、采购管理、合同管理、履约过程控制、后追溯和后评估等环节。但是这 些方面只是规定了怎么做(how),更为重要的是采购产品和服务的标准是什么。国标肯定有。但我们在做咨询时通常会建议并协助企业制定出每个材料的“采购 技术标准”(what)。目前看来,万科说明了how,还没有看到木地板的what,是不是?

19、可能有些人疑问,为什么媒体不针对其他几家涉事开发商?这事可以类比,例如,为什么大家只针对“达芬奇”?其实,本人关心的一个问题是安信网站上删除的用户信息。我相信,肯定有许多开发商留存着,因为在采购招标前,开发商肯定会收集此类信息的。有开发商能提供吗?

20、我们大胆预测一下“地板门”事件的结局。正如本人微博上所说的,结果可能是“合格”。如果合格了,万科等企业算是虚惊一场。对于可能已经呼吸 完了一两年甲醛的广大业主们来说,万科就不用“100%负责”了,但万科可能会给每家送一台空气清新器之类的东西。如此,算是完成了完美的公关过程,也由 坏事变成了好事。但我最后问,从2008年的捐款门、 门,到去年的香河地案,今年的“地板门”;从采购原则、指导思想,到采购程序,其中暴露出来的产 品导向问题、管理理念问题、业务流程问题等等,难道不需要全面、彻底地反思、检讨吗?
发表于2012-02-22
万科要对这事情全权负责呢
发表于2012-02-23
引用:skydleo在2012-2-22 10:02:32写道:原帖

现在看着手中万科的《地板采购关键控制程序》。有一种预感:“地板门”最终可能以“检测合格”为结局。但我仍有诸多疑问。对整个事件过程以及可能的态势发展,再次提出我的20点质疑,并对开发商的采购理念、程序等捎带着进行思考。
1、无论检测结果如何,希望安信详细公布最近三年来到底销售了多少木地板。其中,流入了哪些开发商,各采购了多少,还有多少是通过散售渠道流入了市场?
2、无论检测结果如何,无论万科有哪些自检程序,如果,我说是“如果”,如果没有爆贴呢?是不是公众还是不知道木地板甲醛可能严重超标,厚度严重不足?
3、在“生产....
 
 现在让人情何以堪呀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