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从《走向共和》中看艰辛共和路

发表于2015-06-25

从《走向共极草5X和》中看艰辛共和路 极草

极草5X 最近,刚刚从网络电极草5X《走向共和》,感慨良极草5X走向共和》,感慨良多。
与电视剧《蜗居》一样,《走向共和》也是一部被禁播的电视剧;和《蜗居》不同的是,《蜗居》着眼于现实,讲述芸芸众生的艰难生存,而《走向共和》却在追问历史,叙述中华民族共和政体创立的艰辛历程。
难得的是,和常见的历史题材电视剧不一样,《走向共和》在记述历史的过程中,实事求是的反映了在中华民族走向现代化的道路上几个影响深远的争论:中国究竟是要因循守旧,不思进取?还是要进行改良变法,在统治者的引导下进行不触动利益集团的改革?或者是,干脆来一个革命,确立共和,将国家带向民主宪政的道路?--应该说,这些问题就是在现在,也有现实意义。
对于这些问题,电视剧通过一系列历史事件和人物,其实早已提出答案。那些因循守旧者,毕竟是少数。在大清王朝风雨飘摇的处境中,不改革是绝对不可能的。问题是应该怎么改?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李鸿章和恭亲王已经提出必须进行改革了,那就是众所周知的洋务运动。而这次改革,也是得到最高统治者慈禧太后支持的。应该说,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这次改革的弊端十分明显,由于只是进行经济改革,却没有与此配套的政治改革,尽管中国的经济上有了很大起色,甚至中国拥有了亚洲最庞大的舰队,但一旦与刚刚进行过明治维新的日本交手,中国海军的虚弱和不堪一击立即原形毕露。
正因为痛感于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改革派明确提出要进行戊戌变法,从政治上改革中国,使中国变成君主立宪的现代化国家。从电视剧中,我们看到,对这个变法运动,一开始慈禧太后尽管有所抵触,不过还是支持的。然而,面对反对者,康有为不是说服和暂时搁置争议,而是动不动就以诛杀反对派来推行改革。后来甚至因为慈禧太后对改革越来越强烈的反对态度而要软禁慈禧太后。康有为政治上的极端和不能容忍不同使改革蒙上阴影,再加上维新派没有一支可靠的军事力量的支持,最后在袁世凯的出卖下,慈禧太后血腥镇压了这场轰轰烈烈的改革运动,维新派的杰出人物谭嗣同等六君子遇害。-- 上述电视剧的内容,确实是有历史根据的,我记得我曾经看过一些学术论文,对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的愚蠢有着精彩的阐述,这里,我就不再多说了。
康有为愚蠢,可拥有无上权力的慈禧太后也并非永远是“伟大领袖”,在义和团运动中,她就表现得 弱智,乃至于在纵容义和团袭击外国使领馆触发国际众怒后,悍然决定同时与十一个国家交战,之所以如此,竟然是她相信了义和团真正能够“刀枪不入”,最终结果当然是清军大败,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在痛定思痛以后,慈禧太后在重回北京后开始进行以君主立宪为目的的宪政改革。可惜的是,根据历史资料,慈禧太后的改革决心只是刺激以后的产物,本来就是不坚定的。虽然她派出了八大臣考察外国的宪政制度,让袁世凯在直隶进行宪政改革的预演。可是即使是如此,慈禧太后的“预备立宪”期限竟然达到十二年之久--尽管在她即将去世时,慈禧太后也开恩的对庆亲王说:“预备立宪也不一定要那么久,时间可以短一点。”不过,这让我想起了一则笑话:大臣们请求立宪,慈禧太后恩准十年以后进行。当大臣们满怀感激的歌颂“太后圣明”时,慈禧太后心里却说:“我还不知道我能不能够再活十年。现在且只管眼前,哪管死后洪水滔天。”而在慈禧太后去世以后,清廷真的进行立宪改革后组成的“皇族内阁”使立宪派大为失望,很多人因此转向革命。这一点,其实电视剧中也有反映:当立宪派徐锡麟询问满清皇族、安徽巡抚恩铭,这次立宪变法到底是真是假时,恩铭直言不讳的说当然是假的,之所以要立宪,只不过是为了防止人们倒向革命派的权宜之计。徐锡麟因此从立宪派转向革命派,最后领导了刺杀恩铭的起义,并壮烈就义。
真的对当时看得真切的还是孙中山,是黄兴这些革命党人。正如孙中山所指出的,中国的未来方向是建立以共和民主为目的的共和国。当然,在中华民国建立以后,中国的发展并不是尽如人意,然而,不可否认,当时中国确实有了一个民主国家所拥有的大多数权利:新闻出版自由、言论自由、游行示威自由。所不同的是,由于北洋政府窃取了辛亥革命的成果,军队在那个时候对国家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这也导致了最后新成立的共和国在民主自由和独裁专制中的摇摆不定,以至于有袁世凯和张勋的两次复辟。因此,长期以来,我们的教科书上断言:辛亥革命失败了。可究竟是不是这样?看看民初的历史其实也不难知道答案:最起码,在辛亥革命以前,在社会思潮中,占有最主要地位的无疑是君主立宪的思想,然而在辛亥革命以后,尽管在历史风云中,新生的共和国常常摇摆不定,一旦有人妄图开历史倒车,重新以“君主立宪”之名行帝王专政之实,一定会遇到全国共讨之,全民共诛之的下场,即使是满腹权谋心机的袁世凯也不能例外。为什么?那无疑是因为民主共和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因为当时的报刊杂志言论开放,不会只为高高在上的掌权者讳言、美言,只会常常直面真相,让野心家的倒行逆施无所遁形。所以,当从电视剧中看到记者田沫拒绝接受国务总理段祺瑞要求她为政府美言的请求,不要惊讶,因为当时的记者确信,新闻的价值就应该是独立,是真实,不受政府操控的。
《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精彩之处尚有许多,象结尾时孙中山的演讲,确实是精彩绝伦,他充分说明了中国为什么需要民主,需要自由,需要尊重公民的权利。可惜,这样一段精彩演说,在央视播出时,居然被删除了。难道央视觉得这样的言论很可怕?
限于篇幅,我就写到这里。我想,如果大家有幸看一看,必定会和我一样,对中国走向共和的艰辛深有感触,进而思索:为什么我们通向共和之路会如此艰难?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