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鸡血上头为哪般?

发表于2015-07-25

22号看到这片子荣信达的时候,微博和B站上荣信达都是一面倒的称赞,豆荣信达瓣评分还在8分以上,李少红粗人群,论战迅速白热李少红人群,论战迅速白热化,支持者和反对者掐得不可开交,互相谩骂,直至现在这个近乎 的局面。说实话,我对对掐的两边的具体观点不怎么感兴趣,倒是觉得为何会产生这个局面是比较有趣的话题。

先交代一下,我当时看了这片子就打的是三星。画风色调配乐都很喜欢,结尾很有些卖火柴的小女孩,我这个人容易被理想主义煽到,但是同时又对理想主义抱有警惕,加之整个故事在我看来还是不够精致,不够“无意识”,表现手法比较稚气直接,所以整体平衡下来,给了这样的一个分数。

我当时最大的感想是,中国也到了能出来这样的作品并有对应的观众的时候了。因为有08年以来四月青年的兴起、自干五群体的逐渐成型、学界和大众媒体的互动、原创动漫从同人界开始的在这方面的探索做铺垫,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经过近几年的发展,走到这一步,其实不算意外。但是,显然我的“不算意外”,是因为“身在此山中”,它对于不太接触动漫亚文化的人群,却是一个很大的冲击。

这个片子的讨论走向 ,在我看来和作者的创作能力很有关系。近三十年来的文艺界主流论调是:左派的宣传手段是野蛮的,审美格调是低下的,表现手法是粗糙的,总之,是庸俗粗暴颟顸无能脱离大众的形象。结果现在忽然发现事实并非如此,自然立时产生了一种局势逆转的恐惧感。

而支持这个片子的人同样常常显得用力过度的原因也在于此:他们终于发现了拥有优秀创作力、能将他们支持的意识形态以主流艺术手法(卖萌小清新)有效地表现出来的新生代作者——要想夺回主流话语权,讲故事的能力是必不可少的。政治理论大家都有,看谁讲得好听了。甘阳说:“你能讲几个故事,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啊!”

达瓦里希的作者王一琳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被淹没的声音——我想说”,里面有一段话 有趣:

“上中专的时候,我有幸代表美术系做期末总结发言,当我站在讲台上听到我的声音被放大之后的效果时,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总会有人总是喜欢代表别人发出声音,因为当你拿起话筒的那一刻,你知道你的声音可以盖过 的声音,可以压倒 的声音,尽管台下在座的也许并不同意你的观点,想要去发出别的声音,但是,他们的声音可以完全的淹没在这其中,不被人们所察觉。这种优越感犹如烧开了的熨斗一般,熨平了每个不同的声音,也熨平了我的五脏六腑,让人感到格外舒服。”

王一琳的声音曾经 微弱,事实上,在发布这个毕业作品时,不是公众人物的女孩子,语气也一样羞怯又诚恳。出乎她意料之外的,是她被迅速簇拥到一个因为长期的意识形态斗争而形成的漩涡的 。她的声音被忽然放大了,放大到了让有些人恐惧、让有些人狂喜的地步。

不必太惊讶的,当有人拿起话筒,便有人失去话筒。而话语权的转易,必然是伴着暴风骤雨的。

顺便一说,中国动漫业的发展和左翼话语再次兴起之间的关系,会是个值得关注的话题。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