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论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及其实施路径

发表于2015-11-13

摘要:机械工孙天罡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孙天罡和标志,高职院校是培孙天罡养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极品相师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机械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经路径。依托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实践,阐述构建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依据、构成及实施路径,为研究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抛砖引玉。
关键词: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实施路径
我国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进展,正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迈向小康社会。自主研制的载人飞船一次次顺利返回,标志着我国的机械工业达到了先进水平。机械工业是国家工业化的基础,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民族的荣辱。高职院校是培养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摇篮,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机械专业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机械类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构建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依据
(一)社会发展需要
技能人才的培养有别于学科型人才,不是“学”出来的,是需要实践、用工具(机器)、耗材和经验丰富的师傅“带”、“练”出来的。我国的机械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高职院校,但起步较晚。目前高职院校现有设备的数量及规格、场地条件、技师水平都满足不了迅速发展的职业 需要。若直接 建设培养技能人才需要的设备,需要巨额资金;同时, 的设备功能单一化( ),不能实现利用率最大化。因此,机械类专业院校需要与企业深度融合,即校企合作。
(二)国外可借鉴经验
我国高职 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职业 相比,还是有较大差距,因此,发达国家职业 的校企合作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例如,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的机制,使“德国机械制造”屹立于全球。德国的“双元制” 从专业设定到 培训的实施,都建立了能够保障 、企业双方有效参与的机制。“双元制”为“德国机械制造”提供了大量优秀的机械产业工人,成为德国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再如,美国的多元化“合作 ”模式为其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严肃立法保障职教发展、携手工商紧密协作”的成功经验为我国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开辟了先河。
(三)现有政策支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同时国务院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 的决定》以及《国家中长期 改革和发展纲要》,鼓励高职院校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些纲领性文件为建立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提供了宝贵的政策依据。
二、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
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是指机械专业院校与机械企业,在各自不同利益和目标的基础上寻求共同发展、谋求共同利益的一种合作组织系统。
(一)建立政府主导机制,营造机械专业良好的校企合作环境
机械专业 活动同机械企业行为的动机和目标不完全相同。机械专业 活动的动机和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高技能机械人才,实现社会价值;而机械企业是为社会提供合格、适销对路的产品,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建立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政府的引导、支持是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的关键,为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搭建平台,营造环境。政府要大力统筹机械专业高职 与企业两种资源,发挥其组织 、资源调控 、公共管理 ,确保机械专业人才培养方向和培养质量,引导和协调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的有序进行;同时出台鼓励措施,如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可以享受一定的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对 和企业的约束和激励机制,制定评价标准,并且跟踪考核、全面的评估,将企业的社会责任(参与校企合作)纳入其考核体系。树立参与校企合作的先进典型,保护和激发积极参与校企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二)建立利益平衡机制,保障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持续发展
1.互相尊重是机械专业校企长期合作的基础
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商业行为,是人际交往、感情沟通的过程。因此,必需按市场经济规则进行调研、洽谈,在此过程中合作各方必需以相互平等、相互尊重为前提,构建情感机制,加大情感 ,加强校企信息交流和沟通,按市场运作的方式洽谈合作项目、制定合作规则、明确合作双方的责任与权利,保证合作的协调、有序。
2.利益平衡是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的运行原则
校企合作也是一种资源交换商业行为,是不同社会主体间的自愿社会合作,因此,必须遵循利益相关者权益平衡的原则。利益平衡是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健康运行的根本所在。在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中,由于机械专业职业院校要履行 职能,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机械企业要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其价值功能。表面看二者的目标与功能不同,但实质是息息相关的,职业院校是(生产)技能人才的培养者,企业是技能人才的聘用(应用)者。生产者(学院)输出的产品(学生)不合格,使用者(企业)就没办法正常使用(聘用),学生只有到企业的实际生产环境中,才能“练”成更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因此,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不但是学院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也是合作企业获得高素质员工的有效途径。
我院与长春一汽大众有限公司、长春住电线束有限公司等企业保持常态化沟通联系,双方都能及时了解对方的 、生产情况,建立了 的信誉。在保证机械专业学生实际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适时调整 计划,充分考虑企业的需求,及时派出机械专业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为企业解决了实际用工需求,同时优秀学生被企业留用,实现实习——就业的“零距离”对接。
3.完善的约束机制是保证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健康运行的前提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校企合作各方也应依法签订各项合同、协议,用法律来保障和制约合作各方的合法权益,切实使机械专业院校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高质量的技能人才。同时,机械企业也肩负起社会责任,为职业 的发展提供合作平台。另外,地方政府要出台规范校企合作的文件,以制约职业院校和企业双方。
三、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实施的路径
(一)制定合作法规
各级政府是社会各行业运转的服务者,也是校企合作中的引导者,因而制定完备的措施、政策法规,确保校企合作顺利实施尤为必要。目前, 部、国务院相继出台了“校企合作”的法规,确立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 的主要途径,以 手段明确了企业对职业 的责任和义务。这些关于“校企合作”的措施及法规,推动了校企合作向深层发展,从制度上有效地保障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二)转变合作观念
目前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大多是 从自己发展的角度出发,积极寻找合作伙伴,企业被动参与。欲实现深层校企合作,首先必需转变合作观念, 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应该立足双方的共同发展,注意合作各方利益对等(平衡),实现双赢。其次,机械专业的校企合作不能总是靠外部机制(政府)去推动,要激发 和企业的内部活力,让各方都能看到机械专业校企合作的未来,真正建立市场化的内部利益动力机制。
(三)搭建合作平台
目前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多采取 对企业的直接合作形式,以“点”的形式存在,制约了校企合作的长远发展。只有通过机制创新,构建职业 与行业企业的对话平台——职教集团,实现以点连线、以线构面的合作模式才是校企合作的发展趋势。
四、结语
在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中,政府的引导、激励是合作的动力,情感尊重、权益平衡是校企深度合作的保障,健全的评价体系和适度的惩戒条款是健康合作的必要约束。为使机械专业校企深度合作,我们要转变观念,创新合作模式,完善、细化机械专业校企合作评价标准,总结机械专业校企合作实践经验,优化机械专业校企合作机制,才能促进高职机械专业校企合作长效、深度地发展。
基金项目:2012年吉林省职业技术 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高职机械类专业校企合作机制及可行性研究”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SZJ12077,主持人:于辉。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