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兴居民5年存款本金缩水银行不承担风险,你选择买理财还是买房?

发表于2017-01-24

“从6年前至今我陆续在建设银行存的10万块钱被告知是生命人寿的保险,与银行无关,这大过年的,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1月21日,家住大兴滨河西里的吴女士给本报发来消息,说自己着急取钱取不出,感觉是上当受骗了。

轻信:存钱被忽悠 理财变保险

据吴女士介绍,2011年她来到位于大兴区彩虹新城东门的中国建设银行存钱,在柜台办理业务时,柜员说有一款理财产品比零存整取的储蓄方式利 ,每两年返利分红,存够5年就可以随时取出来。

基于对银行的信任,吴女士当时并没有仔细阅读条款,就办理了这款“理财产品”的手续。后来接到保险公司电话,由于正在工作,也没仔细听,就匆忙应付了。一年后,吴女士收到保险公司的催缴短信提醒,才意识到自己买的是保险。

当时吴女士就想退保,但查账时发现前期交的2万元仅剩几千元了。保险公司说前期扣除的服务费用较高,建议继续履行合同。吴女士想,反正现在不着急用钱,存够五年再取,既能保本,还有高额利息。于是没有办理退保手续。

失望:家中急用钱 才知已亏损

2016年,吴女士的儿子已经上了高中,每周都要请家教补课,一个月近5000元的补课费让这个工薪阶层的家庭感到了压力,吴女士决定取出那款“已到期的理财产品”。上周,她到银行办理取款时被告知,钱不在建设银行的账户,如需取款,要找保险公司办手续。

保险公司的电话客服人员说,这是一款终身分红型保险,如取钱就要退保,要到位于西直门的保险公司办理手续,而且帐户余额仅有9.6万余元。没有预期的高额利润,本金还亏损了3000多元,吴女士听了很生气,决定要去找当初建议她购买的建设银行理论。

提醒:莫信高利率 细则需看清

当天下午,本报记者跟随吴女士来到建设银行,服务台工作人员说,这是银行代理的保险产品,属于分红型,但是合同都是保险公司的,如取款、退保,都要去保险公司办理。以前银行大厅有保险业务员,目前按规定已经不允许保险公司在银行内常驻了,但是银行还有代理的产品。

在吴女士与银行工作人员交涉的时候,一位姓薄的女士上前表示与吴女士遭遇相同,也打算去找保险公司退保。薄女士说:“这家保险公司已经换名字了,现在叫富德生命人寿。”在保险公司客服发送的地址信息中可以证实这一说法。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