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在这座北方的社区食堂中,大海与早茶怎可辜负

发表于2016-07-08

即使没去过粤语地区,早茶对我们也不陌生。许多港片里,全家人或三五老友约在老式茶楼,一边互相斟茶,一边转身去拿刚好推来、冒着热气的点心,嘴上还念叨着家常,这一切发生的行云流水。

这种似乎距离我们很遥远的生活方式,在阿那亚这个北方社区的一座食堂内,已经成为日常了。

在中国的饮食文化中,早茶是颇具生活气息的一笔。与其说是吃早茶是为了填饱肚子,不如说它是一种社交方式。一壶茶,几盘点心,谈笑风生间,三五知己,全家老小可以度过一上午的美好时光。

在阿那亚第二食堂里,“吃早茶”也是谈心雅聚的一件赏心乐事。这座今年五一开放的食堂中,囊括了地道广式早茶的精髓,有味道,更有颜值。


雪媚娘

这是最受好评的一道甜味茶点,每天限量三十份供应。

最开心的吃法是:

早早到,一口气吃两盘,

再点一盘留着,邀请晚到的邻居共享。


冰火菠萝油

把黄油放入刚刚烘烤出炉的菠萝包中,

外皮的甜香酥脆瞬间打开了味蕾,

接踵而来的是黄油的浓郁咸香。


烧麦

一口一个的分量,小巧可爱;

顶端蓬松如绽放的花束,味道又美;

一笼就这么被消灭了。


虾饺

外皮晶莹剔透且薄如纸张,

隐约看得见盘踞其中大虾的形状。


榴莲酥

新鲜榴莲果肉制成软滑馅心,

层次分明、异常松化的酥皮,

真的会让舌头“榴莲”忘返。


叉烧包

用小笼端上来的叉烧包热腾腾的,

顶端稍稍裂开,露出肥瘦相间的馅料,

散发出阵阵的香味。


 肠粉

这种 考验功底的米制品,

已经在第二食堂研制成功,

白如雪,薄如纸,每天包裹的馅料还不相同。


流沙包

最喜欢掰开时汁液四溢的爽快,

还有咬一口咸甜混合的微妙口感。


蒸凤爪

一份合格的蒸凤爪不仅考验火候,

还要考察厨师给凤爪美甲的水平。

因为最关键的环节在蒸前的炸制过程,要骨碎而形具。


蒸排骨

小小一笼工序却一点都不能省。

排骨与豆豉末入锅一起香炒腌制后猛火蒸制,

吃起来,软糯入口即化。


马拉糕

带有蛋糕的香味,又与松糕外形相似。

它的特色是有三层气孔,难怪像海绵般松软可口。


吃早茶的实质不在于单纯的果腹,而是享受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慢下来的生活感觉,一种其乐融融的家庭味道。


第二食堂明亮的大落地窗,颜色明快的椅子、舒适的沙发座、小清新的书架柜子陈设、简洁有设计感的吊灯,无不显示出人们对“家”的认知。


在这里吃早茶,就像一间在敞开的客厅向朋友发出邀请,食物便是一种交流。每次用餐,总会与几个原本神交的邻居一见如故,渐渐,朋友越来越多,邻居都成了家人。


除了早午茶外,周末时间,第二食堂还会供应正餐,以本帮菜、淮南菜为主打。红烧肉、淮南牛肉汤、糟带鱼、本帮酱鸭、木瓜冻,这些都是第二食堂的代表菜。加之第第一食堂的北方家常菜,每人都能找到顺口的味道。


第二食堂的营业时间也与第一食堂互相补充,即使在饿意忽然袭来的时刻,也能随时找到地方大吃一顿,补充能量。


人与食物的美好关系,就是在食堂吃出家的感觉,在他乡吃出故乡的味道。

在这座海边的社区中,我们希望食物和空间都能成为一种跨越家庭,融合邻里的媒介。借由它们的力量,每个人都能体会高品质的日常之美,关照生活以及梦想。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