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大城市是天堂也是地狱 你为什么喜欢呆在北京?

发表于2016-12-18
标签:资金 中心 北京 城市 购房者 

有个朋友,家在天津,完全可以在天津找个不错的工作,但他却非要呆在北京不可。平时就租住一个仅可勉强躺卧但转身都逼仄的小房间,连窗户也没有。周末才回家与妻儿团聚。坚持好几年了,虽然辛苦,看上去却也挺愉快。

不,我并不是想拿北京与天津比较。我只是刚看到记者的稿子,讲京津冀构筑交通一体化,生活与工作的双城记就更加可能。联想起一位华人朋友,住在新泽西,在纽约工作,每天往返穿梭林肯隧道,也很辛苦,但乐此不疲。据他讲,他这样的案例太多了。

如你所知,以纽约为 的都市圈,无数的人奔波在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路上。都说北京人每天的通勤时间单程一个小时,是再稀松平常不过的事。国外的大城市也不轻松。像前述的华人朋友,每天通勤时间也要两三个小时。东京都市圈的通勤一族亦类似。

我个人感觉,纽约都市圈的通勤主要是自己开车,东京都市圈的通勤主要依靠轨道交通。但像京津冀则要复杂一些,在北京工作,住在天津或河北的县市,如果每天上下班往返,无论是开车还是轨道交通,都会相当的辛苦,开车太耗时间,坐高铁则所费不低,除非你像前述那位天津朋友那样,只是周末回家。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大城市的都市化是个难以抵挡的趋势。

是优先发展中小城市,还是优先发展以特大城市为 的都市圈(城市群),记得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就有过激烈的争论。我无意重复论辩双方的意见,他们当然各有充分的理由。《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回避了这种选择,而是表述为“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我有时候会想,“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应该是一种比较理想的状态;而城市的现实发展,很难说主要是 规划意志的体现。譬如说,我们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这些年其实是强调“控制规模”的,但发展的结果却是另外一个样子。

大约两三年前,曾经听过国外某著名大学教授的演讲,他的观点大意是,10年左右,中国一批300-5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一定会向800-1000万人口迈进,形成新的城市群。而10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会形成以其为 、人口达数千万的大都市群。

更早以前,北京常住人口规模1000多万的时候,国内一位经济学家说,北京城市群的人口规模会达到3000万。近两年,北京市一边严格控制常住人口增长,一边疏散市区人口,应该说是有效果的,常住人口净增长由过去的年增50多万降至不足20万。但即使如此,18万多人的绝对数还是不小。

我们常说,大城市有一种虹吸效应。信息、技术、资金和人才,总是先流向大都市、大城市。市场化的生产要素, 力量是很难阻挡的。同样是特大城市,北京的吸附力比天津大得多,上海的吸附力比南京、杭州大得多。

如果问某个人,你为什么要呆在北京?他也许会说,北京的机会多。但机会能不能降临到你头上,却很难讲。譬如前面说的那位天津朋友,这些年并没有遇到多大的机会,他仍然不愿意离开。也许,只是一种梦想,一种希望在支撑着他。

引申到房地产市场。我已多次重复,此轮房价上涨,是一种货币现象。资金总是最先流向一线和二线热点城市。但楼市资金总是要找到它的载体,地产商和购房者。地产商去了,没有购房者也没用。而我们看到,购房者尤其是 性购房者,他们的选择与资金的流向是一致的,也是喜欢涌入一二线热点城市。非唯中国而然。近几年美国房价涨幅最大的,也是东部和西部少数热点城市。

限购有没有用呢?当然有用。但也应该看到,你可以限制居民在大城市、特大城市买房,却很难真正限制资金、信息、技术、人才流向这些城市。美国也存在中部塌陷的现象,这不是特朗普短时期内想振兴就能振兴的。

控制特大城市的人口规模,还是要发展都市圈或城市群,就是要把 城市周边的城市做起来,使之能承接 城市转移出去的资源、产业,这样人口也会随之而来。

连接 城市与卫星城市的纽带,还是要靠轨道交通。日本推理小说常常会精确地写到,主人公几点几分在涩谷,几点几分到了神奈川,就是因为它的轨道交通 便捷、准时。借助这样的交通网络,你住在长津田,在新宿上班,就没什么不可以了。

同样,如果城铁能直达廊坊,上班在国贸,住在廊坊,就是很自然的事。假如北京一批产业和 资源转移到了蓟县,人口也会跟着迁移。所谓协调发展,其实是产业、资源与人口的协调发展,人们所说的大城市的“机会”,就蕴藏在这些要素里。


发表于2016-12-19

多谢分享,说的很对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