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7.16热点】稳房价?路还长着

发表于2013-07-16

这两天关于未来房价将继续上涨的新闻不绝于耳,先是社科院的房地产蓝皮书,认为今年全国房价仍面临较大上涨压力;接着人民日报发表标题为《各地房价上涨压力不减 各方预期房价仍可能上涨》的文章分析当前房地产市场形势。著名经济学家“空军一号”近日也倒戈开始唱多了。这一系列的信号,是不是说明房价真要 了呢?

房地产市场有一条规律:调控升级后,整个市场会降温,这会使开发商对于市场走势的预期变得谨慎,甚至是悲观,也就会降低购地和开工的积极性。这将反过来,影响未来1-2年的新房供应量。

而我们都知道,房地产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供大于求,房价下跌;供不应求,房价上涨。同时影响房价的具体因素还有地域因素、项目周边区域因素和项目个体因素。

普通商品住房价格主要受供求关系影响,但拿北京来说,供求关系已经远远超出了基于真实购买能力的现实居住需求,除此之外,基于强烈的房价上涨预期而产生的 投机需求、超前消费需求、恐慌性购买需求等已占到相当比例。

影响房价的具体因素除去正常要考虑的因素外,房地产调控政策变化、 渠道馈乏、货币超发、通胀预期等都对供求关系产生愈发重要的影响,因此仅仅从需求一个方面而进行分析显然已经成了局部分析,不够真实也不够全面。

如果问题变得如此复杂,那么一切都失了真。房屋的基本属性是什么?很显然房子就是用来居住的,然而被赋予太多层意义,只会给提高房价带来更多好理由。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当房地产被赋予 拉动功能、财政收入重要来源、财富积累与保值 等一系列除基本功能(居住与使用以外的特殊功能)后,我们渐渐发现按照传统估价理论很容易说清的房价扭曲、纠结了!很多理性的人们看不懂了。

就目前调控政策而言,为什么看似严厉却依然未能收到预期效果呢?只要认真分析,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是限购、限价,还是限贷,都表现为以政府的 手段干预市场交易。但中国已经走上了市场经济的轨道,商品交易的价格从本质上说只能由买卖双方通过不断的博弈来决定,政府干预通常只能扭曲这种市场博弈,在短期内能收到一定效果,但从长期看,必然会损害市场机理。

整理业内观点,总结目前四方面因素导致未来房价将继续看涨:一线城市京沪广深调控政策已经比较严厉,与此同时,房地产调控长效机制不成熟,暂时没有相对可行的政策代替现 策;近期 频现、地价上涨,商品房去库存化超过市场预期,房价进入上涨预期通道;房企资金逐渐充裕,部分购房者暂停观望,多个城市住宅成交量持续上升;宏观经济中的 、PMI等指标继续下滑,经济复苏势头乏力,货币政策维持相对宽松的预期继续存在。

稳房价?路还长着呢!

 

发表于2013-07-16

什么都喜欢拿第一,房价也是, 第一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