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代鲁迅先生《论商品房的倒掉》

发表于2009-06-29

      

听说,上海市闵行区的商品房倒掉了,听说而已,我没有亲见。但我却见过未倒的商品房,NB烘烘的耸立于大街胡同之间,落山的太阳照在这些四近的地方,就是“楼市兴旺”,繁荣景象之一。“楼市兴旺”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 

  然而一切太平盛世的名目之中,我知道得最狠的却是这商品房。街坊二哥曾经常常对我说,对门儿胖子就被压在这房底下。他当年挣了几个钱,烧包,吃了两条蛇,一青一白。后来白蛇便化作售楼小姐来报仇,卖房给了胖子;青蛇化作银行业务员,也跟着。一个和尚,开发禅师,得道的国家公务员,看见胖子脸上有妖气,——凡借了高利贷的人,脸上就有妖气的,但只有非凡的,得了道人才看得出,——便要满足他住房子的愿望,将他父母的棺材钱连同他有生之年可能挣到的钱都施了法术,困在金山寺的法座后,售楼小姐作套儿,银行跟着起哄,于是房价就“水满金山”。街坊二哥讲起来还要有趣得多,大约是出于一部弹词叫作《玩不传》里的,但我没有看过这部书,所以也不知道“胖子”、“开发商”究竟是否这样写。总而言之,胖子终于上了开发商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的存钱罐儿里了。存钱罐儿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了一座镇压的楼来,这就是商品房。此后似乎事情还很多,如“小产权”、“假售楼”之类,但我现在都忘记了。

   那时我唯一的希望,就在这商品房的倒掉。后来我长大了,上大街,看见这NB烘烘的楼,心里就不舒服。后来我看看书,说买房人又叫房奴,其实应该写作“房地奴”,是倒霉催的。那么,里面当然没有对门儿胖子了,然而我心里仍然不舒服,仍然希望他倒掉。

   现在,他居然倒掉了,则普天下的人民,其欣喜为何如?

   这是有事实可证的,试到各个城市或者山间海滨,探听民意去。凡有田夫野老,蚕妇村氓,除了几个脑髓里有点贵恙的之外,可有谁不为胖子抱不平,不怪开发商太黑的?

土地局公务员本应该只管拿政府的工资,花纳税人的钱。开发商自去盖房,镇政府自有财政补贴,你们丫有什么相干呢?你们丫偏要沆瀣一气、互相扮演,骗老百姓的钱。分的不够,便来偷工减料。据说开发商名字叫做“阙敬德”,也是在论的了,大约是中了猪流感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玉皇大帝也就怪他们过火,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作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漫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始作俑者负责;他早该办了。只可惜我不知道办的结果如何,或者不在《玩不传》中,却是民间的传说罢。

   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那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子一般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开发商。有了开发商变成“蟹和尚”的社会也就叫做“河蟹社会”了。

   当初,胖子压在楼底下,开发商躲在蟹壳里。现在楼倒了,开发商却只有独自静 坐了,非到螃蟹断种的那一天为止出不来。
莫非丫盖楼的时候,竟没有想到楼是终究要倒的么?

   活该。

 2009年6月29日代鲁迅先生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