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端着茶壶,沐着和煦的阳光吸饮,这才是人生

发表于2018-11-12


品尝了澳大利亚独一无二的国宝野味,尽管意犹未尽,大舒也不得不起程继续随后的旅程。这一次大舒将离开大洋洲,奔向南美洲之旅的第一站——阿根廷。

在阿根廷的许多街头和公园,大舒发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随处可见人们端着茶壶,胳膊夹着小暖瓶,沐着和煦的阳光吸饮一种饮料;或坐在草坪上,把特制的茶壶端到胸前,一根吸管含在嘴中,这就是阿根廷的“国饮”——马黛茶。

马黛茶的原料是马黛树,这是一种常绿灌木叶子,通常称为巴拉圭草,树叶葱绿、呈椭圆形。地处南美洲的阿根廷拥有温润潮湿的气候和充足的阳光,很适合这种树木生长,加之当地人有爱喝这种茶的传统,使阿根廷成为最大的马黛茶生产国。


总体而言,马黛茶茶味苦涩,但习惯以后喝起来有一股芳香、爽口之感和提神解乏之功,这一点很像是中国的苦丁茶,也可在冲泡时加入些草莓、苹果、橙子、柠檬等水果汁,以降低苦涩味。


而关于马黛茶的起源,还有个传说。据史记载,马黛茶起源于世界十大最古老、最神秘、最危险的原始热带雨林—巴拉那森林。当时由于自然灾害,居住在那片河流域的原始部落瓜拉尼人(Guarani)正遭受着饥荒的折磨,饥饿的人们四处寻找可以充饥的东西,突然有一天,有人偶然发现吃了一种树叶后不会感到饥饿,还能提神解乏。于是,以此种树叶来充饥便迅速在印地安人中流传开来。随着长期食用,当地人还发现它能治疗一些疾病,于是将其称之为“仙草”。后来,为了能经常食用此种仙草,瓜拉尼人便将其经过晾晒、研磨等工序制成了最早的马黛茶,随时带在身边饮用。当然,饮用需要器皿,聪明的瓜拉尼人便将野生葫芦掏空来当作茶壶用,这便有了马黛茶壶的最初原形。


Se toma un mate(一起喝杯马黛茶)?如果有阿根廷人一边这样问你,一边把茶壶递给你分享,不要觉得奇怪哦!在阿根廷,这是一种马黛茶文化演变出的礼节,这意味着他们拿你当朋友啦~以茶待客是世界惯例,阿根廷人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的方式很特别罢了。你也可以经常看到这样一番景象,一群人围坐在一起 ,一把泡有马黛茶叶的茶壶里插上一根吸管,在座的人一个挨一个地传着吸茶,边吸边聊。就连马拉多纳都说踢球时一定要喝马黛茶,阿根廷人对于马黛茶的热爱,也是没谁了!



喝马黛茶有很多讲究,可以说是“四分靠茶,六分靠罐”。马黛具有吸香“体质”,拿什么罐子装马黛,就会有什么“味道”。金属罐装过的有“刀味”,陶罐装过的有“土味”,而且容易受潮引起变味,所以上好的马黛茶一定要用葫芦罐,它不会给马黛茶添加其他味道。所以一般阿根廷人家使用的马黛茶壶,大多是竹筒或葫芦挖空制成,吸管多为金属吸管,在下端有许多小孔,以便防止茶叶吸入,具有对茶汤过滤的作用。


吸管则最好用纯银做的,所谓“葫芦罐银吸管”就是喝马黛茶的最好配备,从葫芦罐里取出纯正的马黛茶,冲上热水,用纯银做的吸管搅拌,让马黛的香气充分发挥,一口赛神仙~

成品的马黛茶呈翠绿或浅翠绿的碎末状,初喝时大舒觉得味道很苦,但完全可按个人口味加点柠檬水或蜂蜜。习惯之后,喝起来有一股酸中带香的爽口之感,有提神解乏之功。但哪怕是一点微酸,对于牙齿敏感的小伙伴来说也是一种困扰。酸苦的滋味透过牙本质小孔对牙神经造成刺激,冷不丁的带来一股尖锐的疼痛。好在大舒一直备着舒适达®牙膏,帮助摆脱牙齿敏感的困扰,才能尽情品味来自阿根廷的国饮马黛茶!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