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买什么样的房子可保值 ?

发表于2013-03-19

场尚未充分回暖,有些手头有些积蓄的市民已经蠢蠢欲动了。最近一部分自住兼 人群正在逐渐进入楼市买房,他们往往拥有一定量的资金,购买房产一方面是考虑 ,但主要是为了保值。也就是说不完全从 收益的角度出发,如果 多了可以出手;如果 不多,也可以考虑自住。

这类购房者认为,近期市场有一些 的趋势,有的价格确实也有下调,如果看到合适的保值产品就可以购买了,不一定非得抄底。对这样的人群准备持币入市,笔者有建议要提。

一、客户的再定义

按照客户从基础到高级的层次来划分,楼市的消费者主要是有刚性需求、改善性需求和 性需求购房构成;从置业经历的由少到多来划分,可以分为首次置业,二次置业和多次置业。一般刚需是首次置业的多,二次置业多为改善性需求, 性需求往往是多次置业。这部分自住兼 人群显然是改善性需求,是二次置业或多次置业。他们不是职业 客,但也不是首次置业的刚需,其实也不是纯粹改善需求的二次置业者,典型的二次置业者是为了改善居住条件,以纯自住为购房目的,而这些所谓的自住兼 人群显然是 客,不过是业余 客。

二、房产缺乏 也就没有保值意义

业余 客也是 者。目前入市的 客抱着抄底的态度,总希望比别人入市更早,出手更早,寻找到更有利的时机和更合适的房源,这是以往应对调控带来的经验。一般的改善型客户也频频看房并出手,生怕错过又一轮房价上涨的良机,错失财富保值 的机会!介于二者之间的业余 客出发点二者兼顾。但是他们预期的目标的实现是基于房产的保值 ,失去了这个前提,购房也就没有意义。

购房要实现收益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房价上涨带来的价格差,二是房屋出租带来的租金收益,这个是成熟市场的表现。我们可以比较明显的看到,房价短期内大幅上涨缺乏理由,而小幅上涨带来的收益不足以支付房屋转售的成本。所以房屋的收益看起来只能通过持有的租金收益实现。

然而我们看到此轮调控和以往并不一样,我们应该清晰地看到,这一轮调控推出了差别化的贷款政策,抓住了 客资金 的“七寸”,使得此轮调控区别与以往的调控的地方就是针对性更强,差别性更强, 者的盈利空间被严重挤压。现在非首次置业买房除了要支付四成或以上的巨额首付款外,还要支付每年5%以上的利息。按照我们目前的租售比,5%的利率水平可以完全抵消房屋出租带来的收益。那我们买房收租的行为实际上就是付首付款给银行,然后帮银行管理房产,因为产权抵押在银行。所以,在实质上,此次调控强化了银行的收益,实际上是国家支持银行和民间争利。

所以,对此轮调控短期内还要持有一定的观望。口号上不抄底,行为上抄底未必可取。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如果不是那么迫切,又没有找到很好的保值产品,不如先按兵不动。否则,为人做嫁衣。

三、金九银十有更多选择机会,但是房价跌幅幅度有限

自住兼 客群看到房价有小幅下降所以准备出手了,有的开发商也通过调低价格预期或者 的方式成功吸引了部分购房者。接下来几个月南京将有76家楼盘,1.5万多套房源上市,他们会不会也如法炮制,带领房价“一路向下”呢?这个很吸引购房者关注。

自从4.16国务院新政出台后,楼市环境每况愈下,开发商纷纷收紧战线。五六两个月全国推盘量和成交量大幅下滑,七月份也比较平淡,8月中上旬成交量进一步回升。看得出来,开发商开始逐步告别调控的恐慌心理,购房者信心也有所恢复。开发商的资金压力也开始加大,很多09年市场火热时期开工的项目按照发展周期也进入了上市阶段,加之最近市场形势没有继续恶化,看房者增多,金九银十的销售旺季即将来临,众多因素都促成开发商近期推出房源。开发商推盘在一些大城市呈现遍地开花的态势,与之相关的市场热点炒作和营销包装开始升温,造成市场供需两旺的印象。但我们看到开发商定价依然还比较理性。

毕竟市场的供应量开始增加,慎重定价更容易赢得市场。有些开发商出于资金压力考量,可能推出优惠活动,但是 幅度也不要报太多期望。未来市场 的空间最多10%左右。

四、买什么样的房子可以保值 ?

现在手上有资金想要 保值的人很多。可是他们中的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该买什么样的房子,现在买了能不能保值,或者还能 。我想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

根据南京09年统计公报,南京各项存款11088亿元,储蓄存款3125亿元,应该说社会上的资金量是 大的,而且南京不光是南京人的南京,所以活跃在南京的业余购房人还是很多的,房价中长期来看存在较大的上涨压力。这在全国的一二线城市都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何让自己的资金保值 之所以是个问题,跟国内城市居民目前 渠道较为单一有关。而且其他的 品市场尚不成熟,中国“盛世买房,乱世藏金”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买房似乎也就成了很多资金的出路。笔者建议有 渠道者不妨选择将自有资金分散 ,如果没有合适的出路只有买房最合适的话,笔者认为以下楼盘是具有保值 的:

一是品牌开发商开发的楼盘,品牌是具有一定的溢价的,比如仁恒、万科、中海的房屋比周边同类房屋贵10-30%左右是正常的。如果品牌开发商定价合理,可以考虑。

二是价值低估楼盘。比如新开盘的大盘,首次开盘的价格比较低,如果不急着入住的话,可以考虑。还有一些有发展 的地区,这个要结合城市发展的走向而定。

三是回避不良因素。保值 第一要回避的就是不良因素,比如有污染的房源,不会成为中上阶层垂青的地域, 空间会 有限,转手也会困难。

顺带提一句,不必太看重 因素。目前的 开发更多是地方政府买地利益驱动下的政绩作风,未来的城市,交通将不会是太大的问题,更应看重居住价值本身的东西,比如就业购物、休闲娱乐、文教卫生等便利性。

发表于2013-03-20
了解了,生活息息相关
发表于2013-03-20
源于生活,不错,恩恩额
发表于2013-03-20
呵呵,觉得不错,多了解我们的生活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