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一代宗师》,十年磨一剑,玩的就是一场博弈:野心、灵感、画饼充饥

发表于2013-01-08

家宝哥哥视察某大学时说过一句话:“放眼未来,脚踏实地。”伟人的这番赠言语重心长,可以有千般解读,包括对我们时下的电影市场,包括对《一代宗师》,对王家卫导演。

 武师的时代辉煌过,宫老爷子一统南北问鼎武林至尊,叶问独闯金楼赢得江湖威名,形意拳、杂家拳、一线天各派好手点到即止,宫二对战叶问从争气到惺惺相惜。。。每个人都有故事,每一位都堪称一代宗师。在那个还是江湖的时代,他们可以超然于俗事之外,武,就是他们的 ,他们惬意于那个时代的江湖。

 然而长枪短炮最终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革。血拼受到了法律的制约,杀人开始需要偿命了。武林中人为了乱世求生,开始忘却武德,认贼作父,为虎作伥,但求苟且。 还是那个 ,惜乎江湖不在。真正的武林中人,比如宫二,只能在臆想的洁白天地中独武。“我的时间不在了,我要回到东北,那里才是我的家。”她只能在幻境中坚持,64路拳法是连自己都忘记了的。还有叶问,战乱剥夺掉了他的一切,包括爱妻和两个女儿,时移世易,风光不再的他只能教武为生,面对的时挑衅的泼皮,他的时代亦随风而去。

《一代宗师》力图构造的就是这样一个江湖的变迁,这与王家卫导演运作之初的叶问的江湖已有很大的不同。王导的野心随着影片的制作不断地膨胀,从一人的命运发展成一个群体的命运变迁,力图表达出时间的残酷。这必将会对前期影片的制作构思造成很大的改动,素材的价值需要被重新评判,影片架构需要重新规划,可是这对一部作品来说,确是伤筋动骨的再创作。灵感的爆发有时候是好事,但是随意的改动有时候对作品本身确实 致命的。制作的周期问题、成本问题、甚至不可重来的鲜活的历史人物,都不能随性而来。素材已是如此,为了后来的更大的野心,王导只好勉为其难。叶问宫二撑起了整部戏,而所要表达的武林人士的命运只能通过硬切入的张震的一线天来交待一下。照此一来,王导的意图我们了解了,但是结构上内容上就相当的不给力。

——你要相信这里有一块批萨。有洋葱、牛肉、cheese。。。

——好的,我相信这里有一块饼。有洋葱、牛肉、cheese。。。

——味道怎么样?

——饼在哪里呢?

 《一代宗师》的这一大缺陷正是输在王导对影片的不断产生的新的想法上。野心,对于创作者来说,是一个好东西,优秀的作品需要野心。灵感也是个好东西,不断激发出的新点子,能另一部作品充满灵性,有了生命。我们可以展望未来,展望更远处,但同时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做出标准的作品来。木桶能不能装水,装多少水,决定因素不在于最长的那根木板。

 王家卫导演电影中的必有标签还是那么鲜活醒目,频出的佳句颇有把玩的特质,富有格调的慢动作、作为背景的人物姿态,如齿轮般与影片 的亲密无间,几场雨天大战写意山水的感觉极为诗意。蔓延通篇的时代对人物命运的决定这一情愫缓缓流淌,然而如何与精彩的打斗节奏融合起来,王家卫导演的功课做的有些许吃力。结构内容人物如前所说已显不足,在情绪和动作元素的融合上,王导相当讨巧 聪明的再次拿出了自己的杀手锏。节奏不搭用意境来抹平,然后我们就看到了慢镜头的山水写意打斗。这一招颇为管用。

 宫二,用一个字形容,就是“硬”,章子怡塑造的相当成功。梁朝伟的叶问沦为了串起人物和故事脉络的线索人物,仅此而已,成为王家伟野心不断膨胀的牺牲品。对赵本山的角色设计,是王家卫导演灵感爆发的闪光点的一点明证。看透世事的练达,满是禅机的台词,贴合东北武师身份背景的性格和表达方式,令老赵并没有让人感觉到多么的出戏。王家祥饰演宫老爷子表现得相当精彩,张震成了王家卫老师表现时代中其他武师的标签性角色,只是完成任务而已,发挥不大。在理发馆中,小沈阳与张震的对手戏就作用大于形式,而且太令人出戏了。

 每个人,都有适合他们生活的特定的时代,特定的江湖。环境改变,带来了丝丝忧伤。逝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来。

 满天雪花飘落,宫二独武,她是幸福的,她惬意那样的生活,那才是她的时代。宗师的时代。

 只是,那已经成了梦境。

 望眼未来,脚踏实地。中国电影,少点浮躁,用心做事。



文章来自微刊《电影,一种态度》,欢迎围观
http://kan.weibo.com/kan/3527825063726075

发表于2013-01-10

昨天看过啦,总体感觉还不错,依然王家卫。楼主你怎么这么早就看过啦

发表于2013-01-10

按楼主这么说,宫二才是墨镜要推的主打?(还未观影)

十年磨一剑过誉了,墨镜一招拖字诀,整得 商无语,想想阿飞正传就知道了。

家宝哥哥。。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