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小勺:媒体从业者是怎样鉴别谣言的

发表于2012-04-11

一个愿意对社会、对他人负责任的公民,应具备一定媒介素养,能判断各种形式的媒介信息的价值,知道如何更好地使用媒介传播信息。

发表于2012-04-11

或许,我个人的一些“职业病”,可作为某种鉴别谣言的参考。

发表于2012-04-11

最近,两个扮成和尚、在公共场合做出有辱佛门体面之事的男子,已被交由警方处理。此前,他们与女伴在 嬉戏喝酒、背着LV包在酒店开房等一系列照片,被传上微博,引来无数转发,其时许多转发的网友都误把他们当作佛门弟子,并感慨世风日下。

发表于2012-04-11

而我当初刚看到此微博时,也倾向于以上的误会。但稍花时间,做些观察和思考,便对和尚的真实性持强烈怀疑态度,何也?

发表于2012-04-11

因习惯性地点开原微博的“评论”,发现一片感慨声中,有几个跟帖认为这是故意炒作,他们指出,这两个“和尚”穿的衣服叫做“海青”,是我国佛门僧俗礼佛时所穿,不可能穿着上街。

发表于2012-04-11

这种声音虽然微弱,但确实是一个重要疑点。而这类技术性的专业常识,也是值得我们重视的。随即我查了网络资料,此说无误。而我又顺手查看信源,点开一些持此说的网友微博,希望了解其说话用意,而从言语、行为等迹象看,果是修行之人。

发表于2012-04-11

虽然我坐在电脑前,无法把这对“和尚兄弟”找出来问话,但也能在研究一番后,得出个相对靠谱的结论。应该说,当涉及一个超出你视野的环境时,真相与真理绝不会自动浮现,确实需要花一定成本来查验。而现在,鉴别谣言其实要比过去容易,身处网络,微博讨论、跟帖等为我们展现了大量线索,几乎不必担心只有单一信源从而难于查验的情况——“不用单一信源”是记者新闻写作的最重要原则之一。

发表于2012-04-11
另外,涉及专业话题时,除直接咨询 外,我也会搜寻相关行业论坛、社区,那里会有众多热心从业人员。他们的讨论是很好的参考。如铁路类的社区,就有铁道论坛、海子铁路网等。我想,这样的查证,也是大部分网友可以尝试的。
发表于2012-04-13
发表于2012-04-13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