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看政策走势,先知购房时机

发表于2010-08-06
影响了中国今年上半年楼市的房产新政,是否将会退出?711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政策研究部主任、中国社会院研究生院城乡建设经济系副主任秦虹分析说,对第三套房不放贷、对没有社保人员限制购房数量等临时性政策有可能放松和退出,而土地出让制度、保障房建设等仍将深化,不会轻易退出。
针对整个调整政策,可以把它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本身就是临时性的政策,包括授权地方政府可以对第三套住房不贷款,对没有当地社保证明和纳税记录的不贷款或是限制购房数量。这些临时性的政策有可能会放松和退出。还有一些政策不存在退出的问题,只有继续深化。像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规模和差别化的税收制度,这些政策不存在退出的问题。保障性住宅的建设坚持,我还是能理解的,可关于差别化的房产税收,我是很不能接受的,作为一个买房人,我有能力买100平以上的肯定不是只有一套住宅,或者说多数都是。那多余的住宅怎么办,出租,这部分税,谁来出,租户。走到底,最后受罪的还是底层人民。在中国,房子永远是有钱人的奢侈品。
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还是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改变了社会、公众对房价、地价的最初预期。政策出台前整个房地产市场参与者各方面对房价上涨的预期是高度一致的。而国十条出台后,各方对房价、地价上涨预期出现了严重的分化,使得购房者在观望。听她的口风,这不是政府的本意,政府不是不想让购房,而是希望人们平稳的购房,希望一些刚需人群购房。而针对楼市,也产生了不小的动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能明哲保身的,可能就是那些高端品质楼盘和商业楼盘。在未打价格战的情况下,依旧走势平稳,不管是开盘的大成郡,珠江摩尔国际,还是未开盘的亿城西山公馆。这倒是也让楼市吃了一个定心丸,惨死在战场上的还是那些小企业,反而成了这场战争的牺牲品。其实政府在实施政策之前,这些就是很明显能看出来的。有钱人还是比较欣赏高端品质盘,刚需者可能大部分倾向于两限,保障性住房。
房地产市场这些年来价格快速上涨和供求关系失衡有很大的关系。今年以来中央出台多项措施,就是下决心加大供给控制投资性需求来扭转供求失衡。这是我们要肯定政府的地方。毕竟在保障房,两限房的建设问题上,政府应该是不会退让的。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这次政策出台后,调控时间将有多长也是一个热点话题。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怕这次又是虎头蛇尾,到最后草草收场,就像打在了棉花上,不见什么成效但也看得出,这次的政策空前的力度强劲,所以还是有很大的看头的。所以,大家继续关注吧。
发表于2010-08-06
不用说,这叫官商斗法,最后,受罪的还是没钱的小老百姓。
上一页|1|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