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1|
/1页

主题:北京豪宅门槛增高销售量惨淡 近七成豪宅积压

发表于2010-08-26

继东钓鱼台家园和霞公府都跃上均价10万元的大关后,北京豪宅的门槛日益增高,但销售量却日益惨淡。据北京中原根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统计,二季度开始截至昨天,北京市售价排名前30的预售商品房住宅,无论从销售总面积还是销售总价格算,均有近七成未售出。业内的人士认为,随着房价高企,豪宅高总价的特点日益明显,抑制了部分客户需求。

据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统计数据显示,二季度开始截至8月25日,北京市售价排名前30的预售商品房住宅,总供应为7509套,而合计仅销售3957套,库存高达3552套;总供应面积为2087760平方米,只销售出去690890平方米,销售率仅为33.1%,66.9%的面积待售;按照已经成交的价格统计,30个项目(不包含已经取消预售)合计总值为959亿元,而到目前依然有659亿元未售出,占到了总销售量的68.7%。近七成严重的积压。

发表于2010-08-26

记者在北京房地产交易管理网看到,30个项目中,只有14个项目的销售套数超过50%,销售率最低的仅为13%。特别是一些户型比较大、总价比较高的豪宅到目前销售率依然非常低。

据北京中原统计,在2009年3-4季度,北京市豪宅销售达到了约1300套/季度的顶峰后,今年出现明显的下调。特别是2季度开始,高端豪宅单月仅有100套左右成交,而到了7-8月份,两个月仅成交265套。

发表于2010-08-26

>>市场分析

高总价抑制需求

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总监张大伟认为,豪宅成交低迷很重要的原因是,高总价的特点越来越明显。跟商品房相比,豪宅不仅单价超过5万元,面积也远远超过普通住宅,总价动辄上千万,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客户需求。同时,豪宅的开发商都为知名企业,从企业形象等角度很难率先降价,影响了部分消费需求。此外,楼市新政也抑制了不少改善性需求和投资性需求。

上一页|1|
/1页